茯苓有赤茯苓和白茯苓分别,赤茯苓就是茯苓皮里面的红色部分,功可利尿泻心火,白茯苓是赤茯苓里面的白色部分,可以利湿健脾安神,一般茯苓是指白茯苓。
茯苓的各个部位都能治病,为了入药方便,人们为它都起了相应的名字:外表被覆的一层褐色外皮叫茯苓皮,断面靠外淡红色疏松的一层叫赤茯苓,内部白色致密的部分称白茯苓。
白茯苓是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是主要中药之一。白茯苓可健脾,对那些久病瘦弱、食欲不振或兼有体倦乏力、腹泻的气虚脾弱病人有扶脾益气的作用,而且药性平和,常人都可以作为日常保健食用。为了方便食用和利于吸收,我们一般将茯苓打成粉,再和其他食材搭配食用。
*好先用冷开水搅成糊状,泡水、热牛奶冲服。
茯苓粉、大米各30克,红枣7枚。先煮米,沸后放入红枣,至粥将成时放入茯苓粉,用筷子搅匀即成。常食有健脾、益气、安神功效,可用于头晕、乏力、心悸、失眠等症。
茯苓粉十克,牛奶二百毫升,先将茯苓粉用凉开水适量化匀,再加入煮沸的牛奶既可。每日早晨空腹服用,能延缓衰老,健脾强身。
苡仁200g,茯苓粉10g,粳米200g,鸡胸脯肉50g,干香菇4个。先将香菇泡发,切成丁;鸡脯肉去皮、去油脂,入锅内煮30-40分钟后捞出,切为肉丁;然后将苡仁用水反复搓洗,再用热水浸泡1夜,沥干后加7倍清水煮沸,熬烂;将粳米加5倍清水煮1个小时,两粥合并,加入香菇、鸡肉丁、茯苓粉,再煮至稠为度。服食时可加调料。本方以苡仁、茯苓健脾利湿、润肤退斑,粳米、鸡肉益气补虚,适宜于偏湿盛体质者。
茯苓粉30克,薏仁30克,山药50克,粳米100克。先将粳米、薏仁、山药加水适量,煮至半熟,放入茯苓粉,和匀后煮熟,空腹服用。
白茯苓粉15克,粳米100克,胡椒粉、盐、味精少许。粳米淘洗干净。粳米、茯苓粉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米烂,再加味精、盐、胡椒粉、搅匀即成。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健脾胃,利水肿,可用于老年性浮肿。
茯苓糕
茯苓50克,面粉450克。把茯苓烘干,打成粉,与面粉混匀。把茯苓、面粉混匀,加入发酵粉,用清水揉合成面团发酵,发好后制成5厘米见方一块的糕状。把茯苓糕上笼用武火大气蒸熟即成。每日1次,早餐食用。健脾渗湿,宁心安神。高血压气虚湿阻型患者食用。
莲子茯苓糕
茯苓、莲子、麦冬各等份,共研为末,加入白糖、桂花适量拌匀,加水和面蒸糕食用。有宁心健脾之功。适宜于心阴不足、脾气虚弱引起的干渴、心悸、怔忡、食少、神疲者食用。
茯苓500克,炼蜜1000克,将茯苓研成细末,加入蜜拌和均匀,用文火熬成膏状,晾凉后装入瓷罐备用。每次温开水冲服10克,1日2次。能健脾渗湿、减肥**。适用于老年性浮肿、肥胖症和癌症的预防。
茯苓粉适用于水湿运化不利的人食用,能帮助祛湿扶脾,但要注意肾虚多尿、虚寒滑精、气虚下陷、津伤口干者慎服。服用茯苓忌米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