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名】大金盏花(《广西药植名录》),水涨菊、山金菊(《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金盏菊的花、根。
【植物形态】金盏菊 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高33~48厘米,全株有短毛。茎有纵棱。叶互生,长2.2~7.8厘米,质细嫩,长倒卵形,淡绿色,无叶柄。头状花序,直径3.3~7.8厘米;花异性,放射状;缘花舌状,1~2列,**或橙色,盘花不实;总苞阔,苞片1~2列。瘦果秃净,无冠毛。 四川、贵州、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均有栽培。
【采集】秋季或第2年春采花及根,鲜用或晒干备用。
【化学成分】花含类胡萝卜素约3%,中有番茄烃、蝴蝶梅**、毛茛**、玉红黄质等;尚含挥发油约0.02%,树脂约3.44%,粘液质约4%,苹果酸约6.84%,十五酸,微量水杨酸,少量生物碱和具有一种有机物质的酶。根含三萜皂*。地上部分含苦味质、由齐墩果酸和葡萄糖醛酸组成的皂*、三萜成分山金车二醇等;尚含鞣质约6.45%。种子含脂肪油,主为月桂酸和棕榈酸的甘油酯;其不皂化部分中含蜡醇和甾醇,还含生物碱。
金盏菊的图片
金盏菊的功效与作用
根:行气**。
花:凉血,止血。
金盏菊的附方
1、胃寒痛:取金盏菊鲜根50—100克,直接用水煎服。
2、疝气:取金盏菊鲜根100—200克,配水煎服。
3、肠风便血患者:金盏菊鲜花10朵,加入冰糖,用水煎服。
金盏菊的副作用
金盏菊忌与茶一起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