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烤鸭品牌,许多人**个想到的或许就是全聚德。这家中华***品牌创建于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被誉为“中华**吃”。
然而,全聚德近期的股价表现却与“中华**吃”的名气并不相符。11月9日,“烤鸭**股”(也是**股)全聚德股价达到下半年高点,但次日便开启了下跌之旅,到“双12”当日,全聚德报收17.70元,市值54.6亿,已蒸发约10亿元市值。业内人士表示,股价下跌一方面是由于全聚德三季度报业绩平淡,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其转型前景令人担忧。
2017年第三季度,全聚德营业收入为5.19亿元,同比减少1.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87万元,同比减少3.61%。近几年,全聚德的业绩表现较为平淡,其营业收入在2012年达到19.4亿的高点后,连续几年都在18.5亿上下浮动。
数据来源:Choice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烤鸭食品较为肥腻,虽有特定的历史概念和地域加成,但与当前年轻人的要求和“大健康”趋势相违背,烤鸭市场的下滑是必然趋势,这也是全聚德等***的“硬伤”。 “教练在我开始健身的时候就说了,鸭肉要直接从食谱里‘踢出去’。”正处于“塑型期”的岳女士表示。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北京,全聚德如今更像是“游客店”,除去商务宴请和带外地朋友“尝鲜”外,本地消费者平时还是会选择大董、便宜坊等其他品牌。“在北京,全聚德的烤鸭口味只能算是普通,在体验和服务上也不接地气。”
察觉到需要改变的全聚德也的确做了诸多努力,但也经历了同样多的挫折。 2016年,全聚德提出“互联网+”发展策略,4月开始试水外卖业务,推出外卖平台“小鸭哥”,由旗下控股公司鸭哥科技运营,目标客户定位年轻消费者。然而,2017年半年报显示,鸭哥科技已于今年4月停业,仅实现营业收入36.7万元,净亏损达243.1万元。体验过全聚德外卖的李女士表示,外卖派送时间过长,到手的烤鸭都凉了,口感非常不好。而且对于外卖的消费主体——年轻人来说,一只200多元的烤鸭实在算不上用餐的**。
2017年3月,全聚德宣布收购休闲餐饮品牌“汤城小厨”。而就在8月29日,全聚德就宣布终止收购,称由于交易的复杂性以及推进的不确定性,无法按时完成交易。全聚德怎样才能成功转型,重新焕发青春?对此,朱丹蓬认为,难度较大。在全国化、差异化、多元化方面,全聚德都很难做好。首先,在全国化方面,全聚德作为一个北京烤鸭品牌,地域性较强,它曾尝试过全国化,店面开遍全国,却只是昙花一现,难以维持;其次,在差异化方面,由于全聚德是具有历史传承的老牌子,不能轻易改良配方,与其他品牌的竞争优势必然逐渐缩小;*后,在多元化方面,由于自身机制的缘故,其企业文化与体制难以与民营企业对接,不利于进行并购,其本身也不具备互联网基因,导入“互联网+”等新基因很难成功。 “现在的全聚德,能够保留好自己的市场就已经很不错了。”朱丹蓬表示。记者给全聚德方面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前未得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