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多个省市,出现了一款由河南省平顶山神鹰盐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商标名为“代盐人”的深井岩盐(加碘)。该盐存在异味,当加热或有手搓后,会散发出浓烈的臭脚味。多地职能部门已要求该品牌食盐下架。
根据《食用盐国家标准》,食盐是无异味的。然而,近日多地却出现了让人恶心的“脚臭盐”。而且不仅仅是味道难闻,第三方检验机构南京盐业质量监督检测站出具的检验报告显示,送检的该批次盐产品(即“脚臭盐”)含有毒、有害成分亚***。
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其一,上述生产企业的说法是“盐里含有丁酸,对人体肠胃有益”。但有行业人士指出,这是生产工艺中操作不到位造成的。再从检验报告看,“脚臭盐”对人体有害。可见,该生产企业不仅不承认质量问题,反而狡辩、掩饰。
其二,某些监管者的态度令人费解。河南平顶山*早出现“脚臭盐”,当地盐务职能部门却没有明确态度。更重要的是,全国多地出现“脚臭盐”,但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既没有公开表态,更没有在全国范围内部署查处。那么地方查处就会陷入单打独斗。
其三,网上有一种声音认为,“脚臭盐”与此次盐业改革有关。即认为改革前,食盐价格便宜,质量有保证,今年1月推行盐业改革后——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允许现有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进入流通销售领域……部分地方食盐涨价,又出现食盐质量问题。
坦率地说,盐业改革后的确出现了不少新问题,比如有地方媒体报道,盐改政策落地4个月,城区食盐价格比较稳定,但城乡结合部、偏远乡镇的食盐价格出现上涨,有的涨幅高达66.7%。这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别让老百姓在盐改后吃盐成本大幅增加。
“脚臭盐”出现在盐改之后,也容易让一些人以为是盐改造成的,比如盐改放开一些限制、管制后,某些食盐生产企业由于缺少约束,于是对产品质量不够重视。也就是说,对于此次盐改,老百姓担心之一是质量问题,不幸的是,果然出现了“脚臭盐”。
不过在笔者看来,不能把“脚臭盐”归咎于盐业改革。虽然“脚臭盐”出现在盐改后,但不能把账算在盐改的头上,这是因为“脚臭盐”仅出自于河南两家盐业企业,没有涉及更多企业,也没有其他质量问题。而且《盐业体制改革方案》也明确要求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协作,依法加强食盐安全监管。
实际上,在此次盐改之前,食盐质量问题就不少。例如,工业盐**食用盐的案件已经发生过很多起。所以,“脚臭盐”与盐改并没有直接关系,而是相关企业对食盐质量不够重视。当然,“脚臭盐”事件也提醒我们,虽然盐改搞活了市场,但也要警惕某些企业在宽松的市场环境中道德与责任出现滑坡。
目前,仅仅是一些地方查处“脚臭盐”,媒体提醒消费者是远远不够的。鉴于“脚臭盐”出现在多地,已成为全国**件,笔者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应该给出权威说法,并部署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查处行动,彻底消灭“脚臭盐”,因为这种食盐明显不符合国家标准。另外,也要警惕食盐质量问题、价格问题在盐改之后不降反增,因为这不符合公众利益,大概也违背了盐改的初衷。
总之,别让“脚臭盐”搞臭行业声誉,影响消费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