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成立后,只用了短短6年时间就创下了一个****的奇迹:销售做到了200多亿,投资回报5000%。曾经的蒙牛这么牛,为什么?
牛根生从一名刷瓶工做到了伊利的副总裁,而后又被伊利扫地出门。
1999年初,他在千辛万难中创立了蒙牛,然后用了10年时间让蒙牛“从零品牌做到首品牌” !
为什么蒙牛能够有这样的成就?
牛根生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呢?
许多企业成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无法再长大,什么原因?
原因就在于,欠缺突破现状的经营团队。而蒙牛幸运之处就在于从创业的**天开始,就有非常强大的经营团队!
“初创的蒙牛,除了几颗人脑袋,别的一无所有,不过这大概也是中国乳业*硬的几颗脑袋。”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财”(人即财富),蒙牛才能有今天的成就!
蒙牛何以聚集“人财”?依靠的是牛根生的经营智慧与跳出传统思维的超人生观。
**期间,父母被批斗,年幼的牛根生自然成为了歧视对象:
班里不管男生女生,谁不高兴了都可以打他,有时候还被群殴,而此时的牛根生只能倔强地忍受着。就这样忍受着,这不是他的性格。
自己斗不过,就团结和发动别人。妈妈给他几分钱,他都乐意分给小朋友们花,结果大家都听他的话,跟着他干这干那,甚至可以一起教训欺负他的“浑小子”。
这时候,他**次体会到了“财散人聚”的力量。
当年,伊利已经拥有3000员工、牛根生掌管的冰淇淋销售额过亿的时候,让人不敢想象的是:牛根生的“坐骑”却仍然是一辆破旧的天津大发。
曾经,企业拿18万要给他买一辆桑塔纳,但他却用这18万元给员工买了一辆旧东风大客车,一辆华西中客车,一辆天津面包和一辆大发小货车。
因为他想到的是公司离市区较远,员工上下班交通太困难了。
曾经,有位工人需要救治,他带头捐出1万元;
有一年,他将自己的108万年薪分给了众人;
其他小额分配、救助,则不计其数……
正是靠着这种“以人为本”的本领,牛根生让部下人人竭力,个个用命!
正是奉行这种“散财聚人”的经营哲学,牛根生白手起家,带着团队破天荒地先做市场、再建工厂,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归根结底,蒙牛的成功、牛根生的成功就在于善于“经营人心”。
高调露面,做西藏水资源**战略顾问
离开蒙牛之后,牛根生热衷做起了慈善,很少在公众面前**,但这位低调多年的乳业大佬,突然重归公众视野,其一举一动依然吸引着业界目光。
2017年8月1日,西藏水资源有限公司正式启动与和合之家的战略合作,并宣布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蒙牛”)创始人牛根生,正式成为西藏水资源**战略顾问。牛根生也亲自出席了当日的“高山流水、高飞远举——和合之佳西藏5100战略启动会”,并现场表示:“西藏5100这个水从一出生就是中国水的**!”
事实上,自2011年6月10日蒙牛乳业发布公告称,创始人牛根生辞任董事会主席一职之后,牛根生即鲜少在公开露面,*近的一次应该就是此番荣任西藏水资源**战略顾问,并现场高调发言。在外界看来俨然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自然也引发了各路关注。
从未远离
事实上,牛根生不曾离开。再或者,我们不想让他离开。
在近十来年的时间里,外界对蒙牛公司的褒奖抑或是质疑,都离不开牛根生的影子。虽然,他放下所有离开了蒙牛,但关注蒙牛的人们并没能因为他的放下而让他离开。当然,这些“固执己见”只停留在媒体、**的口诛笔伐中,老牛倒真的是难得一见了。
依稀记得,几年前,一媒体的小伙伴兴奋地对大家说,“你们猜,我在今天某乳业的发布会上,看到谁了?”
“牛根生,他坐在*后几排,特别低调,连个随行的人都没有,对上前叨扰的媒体记者也只是客气地笑笑,不愿多言,怕被过分解读吧……”
2016年,转折出现。
那一年,蛰伏五年后的牛根生重新归来,并且**蒙牛。彼时的9月,蒙牛管理层发生变动:原蒙牛总裁孙伊萍辞职,职务由原雅士利总裁卢敏放接任;牛根生则出现在战略及发展委员会名单中。
这在当时被外界看作是牛根生重新出山的**弹。然而,老牛却从未公开露面于蒙牛的任何活动上。
而老牛始终在“幕后”支持蒙牛这件事儿,也不是无迹可寻。
且不说蒙牛收购雅士利时,牛根生的“志愿者”角色。就连十余年前的媒体报道都显示,彼时的牛根生早已计划好——离开蒙牛后,他要花几年时间做两件事。一是用心发展基金公益项目,把倾塌的正面形象一砖一瓦重新堆砌;二是低调进军乳业上游供应商,与蒙牛继续保持强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