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和保证奶源质量?如何将科研技术、创新模式不断转化、落地,成为奶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命题。6月5日至6日6日,奶牛金钥匙技术示范第100期蒙牛示范专场活动在河北廊坊举行。会上,农业农村部畜牧司司长马有祥表示,在全行业的共同支持下,“奶牛金钥匙”培训已成为推广奶牛养殖新理念、新技术、新装备的重要平台,是提高奶牛单产和牛奶品质的科技利器,对奶牛养殖提质增效,推动奶业现代化意义重大。
对此,蒙牛集团CEO卢敏放也表示,全品质的掌控、***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进程的提速是未来乳业振兴的三个核心竞争力,这些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奶牛金钥匙’为整个乳业复兴及未来乳业发展的黄金十年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撑,为乳业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奶业振兴 科技先行
中国奶业在国内面临着来自国际品牌的冲击。作为奶业的基础,牧场的竞争力提升,成为中国奶业整体竞争力上升的关键。
近年来,各地区加快转变奶业发展方式,现代奶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会上,马有祥提供了一组数据:我国奶牛单产大幅增加,从2008年的4.8吨增加到目前的7吨;生产方式加快转变,2017年全国100头以上规模牧场达到56%,比2008年提高了36.5个百分点;生鲜乳质量显著提高,规模牧场的生鲜乳乳蛋白和乳脂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奶业要振兴,科技要先行。”马有祥表示,与奶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奶牛单产水平仍然偏低,养殖成本仍然偏高,饲料、土地资源依然紧张。“提升奶牛养殖科技水平,不仅要在源头技术上下功夫,更要在技术推广应用上做文章,解决好科研与养牛‘*后一公里问题。’”
对此,卢敏放表示:“奶源是乳企的战略资源,而牧场是奶源建设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不仅直接影响着乳制品的安全与质量,同时也影响着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为了不断推进与强化乳企与牧场合作紧密度,提升牧场运营管理水平,蒙牛通过整合全球合作伙伴资源,服务农牧民发展建设,推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2016年,蒙牛与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展开合作,进一步丰富公司创办的“牧场主大学”培训,在全国奶源区域开展“奶牛金钥匙”蒙牛专场活动,有效融合产业链技术资源,助力合作牧场加快转型升级。截至目前,蒙牛奶牛金钥匙技术示范专场活动共开展了16期,覆盖2000余人,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区,共帮助1000多个牧场公斤奶成本降低0.2元/kg,平均单产提升2kg以上。
蒙牛集团副总裁、奶源事业部总经理温永平表示,奶牛金钥匙在需供匹配优化、源头品质提升、牧场节本增效、专业技能提升等方面助推了蒙牛奶源基地的持续转型升级。
科技转化 助推奶业提质增效
在第100期奶牛金钥匙首日行程中,政府、协会领导,专家团队,牧场主来到河北廊坊中地牧场进行现场参观考察,专家对草料库、泌乳牛舍、犊牛舍、特殊牛舍、挤奶厅等区域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和诊断,并通过现场演示,与牧场主**“***”互动。当天下午,参会人员召开技术评估交流会,针对牧场主现场提出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答疑。此外,针对奶牛养殖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如营养、饲料、效益管理、长寿管理等问题还专门召开沙龙深入研讨。
6月6日“奶牛金钥匙”专题报告会上,行业专家就牧场主们关心的奶牛精准营养饲喂、牧场防暑降温要求、夏季泌乳牛精准饲养管理、牧场用药管理等主题进行报告分享,很多牧场主表示通过此次培训,受益良多。
“100期‘奶牛金钥匙’,足迹遍及20个省市,培训2万多人次,报告700多个,服务300多个牛场,答疑解惑4200多个。奶牛金钥匙是奶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奶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为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活力。”中国奶业协会秘书长刘亚清提供了一组数据,据统计,金钥匙示范牧场乳脂率由3.72提高到3.86,乳蛋白率由3.11提高到3.19,体细胞数由36.4万降低到22.8万,菌落总数由28.3万降低到9.2万。在促进成果转化示范方面,“奶牛金钥匙”团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对此,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李胜利也充分肯定蒙牛与“奶牛金钥匙”的深度合作成果,他表示,奶业是国家重要的战略产业,“奶牛金钥匙”是解决“*后一公里”的重要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它实现了三个方面显著成果:中国奶业提质增效效果明显;中国奶业原奶质量大幅度提升;培养了一支科技支撑、科技服务的中国奶业“国家队”。
据介绍,“奶牛金钥匙”项目是由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于2009年创建的专项活动,由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奶业技术服务联盟、当地畜牧主管部门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同主办,旨在通过现场诊断服务、专项技术报告、技术操作方法演练、技术沙龙互动相结合的有效形式,帮助牧场降本增效,助力奶业竞争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