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
|
项目名称
|
研究内容及指标
|
承担单位
|
项目负责人
|
项目起止年限
|
经费(万元)
|
备注
|
|||||
总科技投入
|
拟资助
|
2022年资助
|
2023年资助
|
2024年资助
|
2025及以后年度资助
|
|||||||
一、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
|
||||||||||||
(二)科技成果转化专项
|
||||||||||||
2022-SF-162
|
藜麦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相关产品研发
|
研究内容:
1.藜麦总皂苷中试生产工艺研究及产品研发。
2.藜麦蛋白中试生产工艺研究及产品研发。
3.藜麦淀粉理化性质及质量标准的研究。
技术指标:
1.制备出的藜麦皂苷提取物中皂苷含量≥40%、藜麦蛋白提取物中蛋白含量≥50%、藜麦淀粉提取物中淀粉≥80%。
2.产品中铅≤2.0mg/kg,砷≤2.0mg/kg,汞≤2.0mg/kg,细菌总数≤1000CFU/g,大肠菌群≤30MPN/100g,致病菌不得检出。
预期成果:
1.研制藜麦产品2-3个。
2.备案企业标准2项。
3.申请专利2件。
4.登记省级成果1项。
社会经济指标:
本项目通过开展藜麦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开发藜麦深加工新产品,提高藜麦产品附加值,促进当地藜麦深加工产业发展,从而加快我省特色生物高质量发展,助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项目预计新增销售收入200万元,新增利润100万元,新增利税30万元。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博基生物科技研发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青海)有限公司
|
董琦
|
2022.07
-
2025.07
|
100
|
100
|
50
|
30
|
20
|
0
|
|
2022-NK-167
|
果洛牦牛品种选育及优质肉用犏牛生产技术示范
|
研究内容:
1.半舍饲养殖模式下牦牛高效繁殖技术示范。
2.牦牛规模化诱导发情技术研究与示范。
3.联合社经营模式下果洛牦牛品种选育提升技术研究与示范
4.优质肉用犏牛生产技术示范。
技术指标:
三岁牦牛出栏重达到250kg,胴体重达到130kg,实验基地牦牛出栏率提高10%;2.犏牛育肥增效35%以上,三岁犏牛出栏重达到300kg,屠宰率达到53%。
预期成果:
1.制定地方标准2项。
2.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件。
3.发表论文3篇,其中SCI 1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
经济指标:
在甘德县和达日县两个养殖基地出栏牦牛600头,新增产值480万元。
|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润达农牧科技有限司、青海青牛良种繁育有限公司
|
沈秀英
|
2022.07
-
2025.07
|
260
|
260
|
130
|
130
|
0
|
0
|
|
2022-NK-169
|
藏羊产业提质增效标准化生产体系构建
|
研究内容:
1.基于藏羊常年均衡生产模式下动态营养调控策略和精准饲喂技术的研究。
2.环湖藏羊、盐碱生境和黑藏羊特色羊肉品质挖掘。
3.开发藏羊肉及副产物高值化系列产品。
4.打造藏羊区域品牌打造与推广。
预期成果:
1.形成高品质标准化藏羊肉生产关键技术相关专利2~4件。
2.制定藏羊养殖、藏羊肉分级及产品加工地方标准4项。
3.优化藏羊系列专用饲料产品4个,研发高品质藏羊肉产品2~4种,副产物产品4~6种;在中试线孵化藏羊相关产品4~6个。
4.发表科技论文20~30篇,其中1区SCI期刊论文2~3篇,2区SCI论文4~6篇,其他SCI论文4~6篇;卓越期刊文章3~5篇,CSCD论文3~5篇,核心期刊论文4~5篇。
5.构建青海藏羊科普公众号1个,发表藏羊产业品牌与文化的宣传信息50条。
6.申请科技成果8~10件。
7.构建一支藏羊产业创新发展的高水平团队,引进博士2~3名,培养“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团队1支,杰出人才1名,领军人才1名,拔尖人才1名;培养研究生10~15名,本科生40~50名;培养基层技术骨干10~15名。
技术指标:
1.项目的示范区五年累计技术示范母羊4.5万只,实施县推广母羊累计50万只。项目示范区能繁母羊比例提高10%,示范群母羊年繁活率达135%以上;示范群羔羊6月龄活体重达36公斤,成活率达95%。
2.形成草地营养动态条件下藏羊母羊规范饲养营养供给关键参数2个;高品质藏羊肉生产的氮营养供给参数2个;筛选鉴定藏羊肉品质功能基因50个,非编码RNA 35个,揭示ceRNA 互作路径5条;筛选出中藏兽药组方和适用制剂对藏羊主要寄生虫病的防治有效率达75%以上;挖掘盐碱生境下藏羊肉特色品质参数及功能标记参数5个;通过藏羊冷鲜肉和冷冻肉冷链技术研究,货架期延长5%~10%。
经济社会指标:
1.构建青海藏羊“生产生态优先化、产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业链条化、价值高端化、产品品牌化”的产业“六化”典型示范区3个。
2.在海北州海晏县、海南州共和县和贵南县对藏羊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示范推广,示范基地累计新增产值1.2亿元,利润5000万元;四县技术推广累计新增产值12亿元,利润5亿元。
3.企业转化藏羊相关产品,藏羊专用饲料累计生产量达2万吨,藏羊肉制品累计生产量达1000吨,附加值提高20%~40%,累计新增产值1000万元。
|
青海大学、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清华大学、青海省畜牧总站、海晏县人民政府、刚察县人民政府、共和县人民政府、贵南县人民政府、青海香咔梅朵牧业有限公司、海晏金藏生态高原藏羊养殖繁育专业合作社、青海库库诺尔食品有限公司、青海香三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青海新丁香粮油有限责任公司、青海佰客基食品研发有限责任公司、青海主月畜牧业有限公司、青海绿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侯生珍
|
2022.07
-
2027.07
|
2300
|
2300
|
300
|
500
|
500
|
1000
|
帅才科学家负责制
|
2022-NK-170
|
高效春油菜杂交种选育及其种子生产与应用
|
研究内容:
1.春油菜种质资源重要农艺性状的精准鉴定及创新。
2.油菜重要农艺性状分子标记开发和基因挖掘。
3.高产优质春油菜杂交种选育。
4.青杂系列杂交油菜商业化开发利用。
预期成果:
1.鉴定现有油菜和近缘种资源500份以上,创制具有抗跳甲、抗旱、抗倒、早熟、彩色花、高含油量、高油酸、含有恢复基因等优良性状的高产优质甘蓝型春油菜品系60份以上。
2.开发与早熟、抗倒(茎秆强度、折断力、半矮杆等抗倒指标)和高产(每角粒数,籽粒密度和多室)等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14个以上,克隆早熟、有限花序等性状功能基因2-3个,并进行分子机理解析。
3.选育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3-4个,品种具有早熟、有限花序、抗倒、彩色花等某一特性,品质达到双低标准。
4.创立高品质食用油品牌1个,开发产品4个。
5.研制集成与品种配套的制种技术、丰产栽培技术标准3-4项。
6.发表高水平论文19篇,其中SCI论文5篇;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1-2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申请新品种权2项。
7.培养1-2名科研骨干获省级人才称号,1-2名科研骨干晋升硕士、博士生导师;培养研究生16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11人。培养油菜种子生产、优质油料原料生产及食用油加工本土技术人员30人,培训农牧民400人次。
技术指标:
1.在青海、江西、云南、福建等地建立青杂系列亲本繁殖基地200亩,在互助、湟中、大通、门源、共和、化隆等县建设示范网点12个,在互助、贵德等县累计建立制种基地5万亩,生产种子740万公斤,累计推广青杂系列杂交油菜新品种1500万亩。
2.培育的新品种产量或产油量比对照增产5%,抗倒品种的倒伏指数比对照低10%以上;种子繁育基地面积较项目实施前扩大20%,种子生产量提高25%,种子纯度和芽率提高2个百分点,分别达到95%和93%;优质食用油芥酸含量低于5%,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总和高于90%。
3.培育的新品种、生产销售的种子及配套技术应用后广大农牧民满意度高于90%;食用油消费者对优质食用油满意度高于90%。
经济社会指标:
本项目在研期间青杂系列品种向国内外供种740万公斤,累计推广1500万亩,项目实施周期内累计新增产优质油菜籽30万吨,农民累计新增收入12亿元;种业企业生产销售青杂系列杂交油菜种子企业获利1480万元。建立高端品牌食用油生产线1条,生产低芥酸高品质食用油5万吨,加工企业获得利润5000万元。彩色花油菜品种的推广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增加旅游收入1亿元。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增加我省及其他北方春油菜区优质油菜籽产量,提高绿色有机高品质菜籽油品牌效应,保障优质食用植物油供应;有利于建立本地区油菜行业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促进本地区创汇农业和油菜种业良性发展。本项目实施过程中,绿色防控及化肥农药减施等技术的应用将大大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研究化肥农药减量后的产量和成本变化,集成农药化肥减施增效综合技术模式,将助力“一优两高”战略,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实现油菜产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互丰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青海江河源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农垦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杜德志
|
2022.07
-
2027.07
|
2300
|
2300
|
300
|
500
|
500
|
1000
|
帅才科学家负责制
|
2023-NK-101
|
青稞分子育种数据库与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体系构建
|
研究内容:
1.青稞表型数据库构建。
2.构建青稞基因组变异数据库、功能单倍型数据库和DNA指纹图谱数据库。
3.构建青稞标记-性状整合图谱。
4.青稞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参考模型。
5.青稞杂交优势组合预测。
6.青稞新品种(系)的选育与示范种植。
技术指标:
1. 完成青稞表型性状数据库和图片库构建,完成4个分子数据库构建,数据量不少于10万个。
2.完成500份青稞5个表型性状的育种值评估。
预期成果:
1.选育青稞新品系1-2个,申报国家植物品种权1个。
2.制定并发布地方标准1项。
3.登记省级成果1项;培养研究生1名。
4.发表论文4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篇。
经济社会指标:
建立良种繁育基地2000亩,示范种植1万亩,新增产值600万元。培训人员50人次。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东华大学
|
沈裕虎
|
2022.07
-
2025.07
|
300
|
300
|
150
|
150
|
0
|
0
|
2023年度提前出库
|
(三)科技援青专项
|
||||||||||||
2022-QY-220
|
青海高原羊肚菌栽培稳定性提升及推广应用
|
研究内容:
1.温差、强紫外线、相对湿度、低氧等高原环境因子对羊肚菌产量形成过程中效应研究。
2.调节高原环境因子对羊肚菌产量的作用效果,确定高原环境因子的调控方法。
3.确定并优化影响羊肚菌产量的关键环境参数。
4.总结形成高原羊肚菌栽培技术规程并进行应用。
技术指标:
建立基于青海高原环境特点的羊肚菌稳定生产栽培技术规程,实现我省羊肚菌人工栽培区域扩展及其产量稳定性提升、平均单产提升,使羊肚菌平均产量达到120kg/亩。
预期成果:
申请专利1项,培养人才2人。
经济社会效益:
新增产值100万元,培训人数3人次。
|
青海师范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高晓杰
|
2022.07
-
2025.07
|
30
|
30
|
10
|
10
|
10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