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4月18日上午,安徽农业大学召开ISO 20715:2023《茶叶分类》成果通报会。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台、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新社、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中国质量报、安徽日报、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来校采访。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宛晓春、茶与食品科技学院院长李大祥通报了该国际标准制定的目的意义及研制过程、文本内容。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处处长温家铨通报了我省国际标准研制及标准化专项情况。党委常委、副校长操海群主持会议。相关部门、学院参加会议。
3月份,由宛晓春教授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20715:2023《茶叶分类》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六大茶类分类体系正式成为国际共识,这是我国在茶叶标准国际化领域取得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
标准是一种重要的技术规范,掌握了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可以加强技术方面的支配力,进而占据竞争优势。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茶叶的种植、生产、加工、消费始终占全球首位,各类茶产品特别是绿茶产品的出口贸易占据主导地位。但长期以来我国在茶叶国际标准化建设方面进展滞后。
早在1979年,我国茶学高等教育创始人之一的陈椽教授,在《茶叶分类的理论与实际》文章中正式提出六大茶类的茶叶分类方法,将茶叶分成绿茶、黄茶、黑茶、青茶(俗称乌龙茶)、白茶和红茶。这个分类方法奠定了现代茶叶科学分类的基础,并被广泛认可和应用,但未以标准的形式进行规范。
2008年,自我国成立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来,宛晓春教授作为中国茶叶专家代表团主要负责人,与专家团一道,在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茶叶分委会ISO/TC34/SC8积极抢占国际茶叶标准的制订权,在我国GB/T 30766-2014《茶叶分类》、GB/T 35825-2018《茶叶化学分类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来自印度、英国、德国、日本、肯尼亚、匈牙利、斯里兰卡等31位茶叶技术专家,按照ISO标准制修订规则共同协商制定,将中国六大茶类的分类体系上升为ISO国际标准。
该项国际标准根据茶叶加工工艺和品质特征,将茶叶分为红茶(传统红茶、红碎茶、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绿茶(炒青、烘青、晒青、蒸青、碎绿茶、抹茶)、黄茶(芽型、芽叶型)、白茶(芽型、芽叶型)、青茶(乌龙茶)、黑茶(普洱熟茶、其他黑茶)六大类。同时规定了茶叶关键加工工序的名词术语,如做形、闷黄、渥堆等极具中国特色的关键工序名词。
宛晓春团队在剖析六大茶类化学品质成分加工转变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六大茶类样品的大数据分析和化学计量法,创造性提出基于化学成分的六大茶类判别方法,制订发布了GB/T 35825-2018 《茶叶化学分类方法》,现正在制定ISO国际标准“茶叶化学分类方法”。此项工作是对ISO 20715:2023《茶叶分类》国际标准的有益补充。
该项国际标准的发布,有力提升了我国茶叶标准化工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对于规范和促进国际茶叶贸易公平与消费者权益,促进我国茶叶出口特别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白茶、黄茶和黑茶的出口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国际标准是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在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安徽省科技厅的支持下,由我校牵头,联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完成。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图文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业用途。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文章内容中图文的真实性、完整性等未经本站核实,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