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您的位置:首页 > 食品资讯 > 食品科技 > 北方一作区马铃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北方一作区马铃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来源:好招商食品网 食品科技   |  2024-04-25
  北方一作区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今年春季大部墒情适宜,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当前即将进入马铃薯春耕备播关键期,农业农村部薯类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根据气候特点和生产形势,制定以“精细整地备播、良种暖种催芽、适期合理密植、精准绿色管理、适期收获贮运”为重点的北方一作区马铃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为保障全年丰产丰收夯实基础。
 
  (一)精细整地,备耕备播。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团粒结构好、排水和保水性好,且前茬作物未使用咪唑乙烟酸、氟磺胺草醚、氯嘧磺隆、甲磺隆、异噁草松等除草剂的耕地备耕,一般要求三年以上未种过茄科作物。因地制宜秋耕整地,耕深35—40厘米以上;秋季风蚀严重地区或未进行秋整地地块推荐春整地,一般耕深30厘米以上,做到整平耙细,达到待播状态,春整地后尽快播种。随耕翻整地施用基肥,有条件地区亩施充分腐熟农家肥1.5吨或适量商品有机肥作基肥,建议采用测土配方施肥,配合施用微生物菌剂等。
 
  (二)优选良种,暖种催芽。结合当地生态条件和市场需要、产品用途、当地主要病虫害等因素作全面衡量,选择通过登记的抗旱、抗病、熟期适宜的专用型马铃薯品种。选用符合GB18133-2012种薯,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种薯级别。播种前15—20天出窖(库),在室温15—18℃下催芽,芽长0.5厘米左右,散射光下壮芽。切种应切成立体形状,切刀用75%的酒精或0.3%—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消毒;每个切块重30—45克为宜,保留1—2个完整芽眼;切块用杀真菌剂和杀细菌剂、杀虫剂拌种。
 
  (三)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当10厘米土层温度连续3天达7℃以上且在晚霜前30天以内播种,一般4月上旬—5月上旬,注意不宜过早播种,以免种薯或幼苗期遭受冻害。播种深度10—12厘米,推荐开沟、施肥、播种、合垄、起垄和镇压一次完成,建议有条件地区播种时喷施杀菌和杀虫剂。配施足量种肥,种肥施入量不超过计划总施肥量的30%,其余肥料随水追施。根据品种、土壤肥沃程度和种植目的确定种植密度,一般早熟品种4000—4500株/亩、中晚熟品种3500—4000株/亩;肥沃土壤适当调减,贫瘠土壤适当增加;淀粉加工品种植密度以每亩4000—4500株为宜;薯片加工品种一般4500株/亩;薯条加工品种一般密度3500—3700株/亩为宜;种薯生产4500株/亩以上。一般东北地区适宜深耕大垄机械化栽培技术,华北地区适宜覆膜保墒、滴灌节水、水肥一体化和全程机械化等栽培技术,西北地区适宜地膜覆盖、膜下滴灌、覆膜集雨和中小型机种机收等栽培技术。
 
  (四)精准管理,绿色防控。中耕培土:一般推荐2次,第一次在苗高5—10厘米时进行,培土3—5厘米,第二次在现蕾前进行,培土宽厚,5厘米以上为宜。水肥管理:生育前期以氮肥为主,生育后期以钾肥为主;有灌溉条件的地方,至少在苗期或花期灌水1次,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全生育期灌水在6—10次,推荐滴灌精准栽培技术。除草:根据生产实际,杂草多时可采用化学除草,中耕培土后选用二甲戊灵或其他适合药剂兑水喷雾于土壤表面进行苗前土壤封闭处理,苗后茎叶处理可选用高效氟吡甲禾灵+灭草松或其他适宜药剂兑水喷雾;杂草少时可中耕培土时人工除草。病害防控:通过抗性品种、农艺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防控,有条件地方,晚疫病参考晚疫病预警系统提示进行发病前防治,及时喷施苦参碱、代森锰锌、氟啶胺或氰霜唑等保护性药剂;在田间出现中心病株后进行药剂防治,视降雨和空气湿度情况确定防治次数,每隔7—10天喷药一次,选用丁子香酚、烯酰吗啉或氟菌·霜霉威不同种类治疗药剂轮流使用,切忌一种药剂连续使用;对黑痣病、枯萎病、粉痂病等真菌性土传病害,种薯切块后选用咯菌腈悬浮种衣剂进行种薯包衣,也可选用8%氟环·咯菌腈或70%甲基硫菌灵拌种处理;对发生粉痂病地块,可用氟啶胺从现蕾期开始施药,间隔10—15天一次,共施药3次;疮痂病等细菌病害化学防治,选用适宜拌种剂进行种薯块拌种防治,或使用生物菌剂。虫害防治:通过药剂拌种、沟施或与肥料混合施用防控地下害虫,可采用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等药剂进行防治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蚜虫等地上害虫;虫害严重需要多次防治时,注意不同药剂轮换使用。
 
  (五)适期收获,科学贮运。在马铃薯机械收获前7—10天进行杀秧。发生马铃薯晚疫病的地块,杀秧前喷施烯酰吗啉等防治晚疫病的内吸性杀菌剂防止继续感染块茎。收获时避免机械损伤、雨淋、暴晒和受冻,入窖或运输前剔除病、烂薯。入窖前及时进行窖内地面杀菌剂喷施,密闭一周后进行通风。马铃薯应在入窖前预贮10天左右。贮藏量应控制在窖(库)容的2/3。入窖初期应迅速将窖内温度降到10—13℃,并维持15—20天,之后窖温应逐渐降至2—4℃,相对湿度保持在85—93%。贮藏过程中要适当通风调节库内二氧化碳浓度和温、湿度,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挤压和冻伤等损害。

TAGS:薯类 马铃薯 食品安全 生产技术 管理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图文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业用途。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文章内容中图文的真实性、完整性等未经本站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在“锦和”冰糖橙无性系变异和果实大小发育研究取得进展
下一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揭示视觉调控番茄潜叶蛾寄主选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