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无商不*”其实原本应该写作“无商不尖”的。原本的“尖”来源于古代用来度量的斗,米商卖米,除了要将斗装满之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尖儿,让利于买主。“尖”与“*”互换,已不知道要从何说起了。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正努力把“*商”变回“尖商”。
天气渐冷,走在繁华的商业街区,买一包热气腾腾的板栗,商家附送一个小巧的拨壳工具,在寒冷的季节里顿时心生暖意。去超市买袋瓜子,袋子里面还附赠一个装瓜子壳的垃圾袋。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商家的销售模式正朝着人性化、环保化的方向转变。
纵观现在的消费市场,商家们更注重商品的外包宣传,花重金做广告、请名人代言,*后的效果可能是过眼云烟,消费者只记住了代言明星,但对商品本身的印象却不深。而像买栗子附送工具、瓜子附带垃圾袋的营销方式却大大增加了消费者对产品的好感,既宣传了产品又方便了顾客。对于“挑剔”的消费者来说,这样的“广告”才真正深入人心。
从曾经的缺斤短两到如今的为民着想,商家越来越注重真诚经营和务实经营,与其将钱砸在“虚荣”的广告宣传上,不如将钱用于实在的真心为民上。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口口相传才是宣传造势的王道。
希望越来越多的商家能多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让社会多一些“尖商”,少一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