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葡萄酒的酒瓶经历了从木酒桶、陶瓷罐到玻璃酒瓶的华丽变身,而今,葡萄酒外观的转变又体现出了新的关注——葡萄酒推出了小瓶装,从国际标准尺寸的每瓶葡萄酒750毫升,直接缩小一半。
事实上,酒体容量的缩小并非国产葡萄酒的首创,“迷你型”瓶装酒更早现于白酒及啤酒领域,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趋势。而今,这一趋势也“终于”渗透到葡萄酒行业。业内人士指出,葡萄酒推出小瓶装,既是对大包装葡萄酒市场的一个补充,也可视为对潜在消费目标的一种试探。
近两年,品味讲究、外形精巧以及携带便捷的小瓶装葡萄酒颇受年轻人和女性消费者喜爱,市场销量也有上涨趋势。那么,小瓶装葡萄酒开始升温了吗?
“小酒”开拓细分市场
提及小瓶装葡萄酒,很多人认为这属于小众消费,它只在特定场合销售,渠道很窄。放眼国内葡萄酒市场,的确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酒企生产小瓶装酒,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小瓶装酒上寻找商机。近年来,国产品牌长城、张裕等跻身***葡萄酒品牌,均推出了小瓶装葡萄酒。
早在几年前,业内就对小瓶装葡萄酒进行了诸多探讨。当时很多白酒、啤酒企业均开发推出自己的小酒版,而国内葡萄酒却鲜见小瓶装。
众所周知,葡萄酒一经开瓶*好能一次饮完,否则保存不当影响口感与品质。对于在家小酌的人来说,选购750毫升的葡萄酒,将会遭遇“无法一次饮尽又无法有效保存”的烦恼。因此,小瓶装的葡萄酒是有市场需求的。而近年来小瓶装白酒的热销也进一步说明了:小瓶酒符合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2014年下半年,长城顺势推出主打“健康配餐酒”新概念的小瓶装葡萄酒,以想体验葡萄酒的女性为消费目标,意在开创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
在业内人士看来,750毫升的红酒是葡萄酒行业认定的一个标准装,小瓶装酒的定位更适合追求健康人士或者女士饮用。此外,一部分追求时尚和新潮的年轻人会在派对上采用小瓶装葡萄酒,而精巧的包装或许是核心吸引力。
某知名酒企品牌营销负责人告诉记者,“相对于整体用户需求而言,小瓶装葡萄酒的需求所占比较低,消费场合受限,而且国内家庭消费需求有待提升。随着葡萄酒市场越来越趋于细分,小瓶装葡萄酒是对葡萄酒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小酒”普及遭遇“拦路虎”
目前,小瓶装葡萄酒尽管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但国内葡萄酒企业仍大多生产750毫升容量的标准装葡萄酒。有业内人士分析,相较于大瓶酒而言,小瓶酒的生产成本略高,因而成本问题成为葡萄酒小瓶酒普及的一大“拦路虎”。
某葡萄酒生产厂家负责人告诉记者,“若是大规模推出小瓶装,成本必然提高,但短期内消费市场容量却无法带动销量的显著增长。试想,花费同样的精力,酒商为何不做利润更高的产品?”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市场费用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小瓶酒的开发面临现实难题。
此外,缺乏性价比可能是限制小瓶装葡萄酒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业内人士指出,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性价比依然是优先考虑因素。相对于750毫升的标准装来说,显然小瓶装单位容量价格更贵。因此,小瓶装葡萄酒未来的发展,也要从提高自身产品的性价比入手,如降低包装成本等。此外,如何在酒瓶容量、品牌营销、市场渠道上有效运作,让小瓶酒尽快被消费者熟知并购买,也是目前值得商榷和考虑的问题。
“小酒”难成市场主流
尽管小瓶装葡萄酒的身影现于越来越多的消费场所,但其在中国市场上的销量还远远称不上主流。事实上,现阶段市面上较为常见的小瓶装葡萄酒,大多是赠品或大瓶酒附属品,以吸引部分消费者体验并*终实现购买。
业内人士指出,小瓶装葡萄酒的消费目标大多是想体验葡萄酒的人和女性消费者,这部分消费者的进入和人员数量的扩大,是葡萄酒企业扩张小瓶装市场的基础。
谈及小瓶装葡萄酒未来的发展趋势,北京农学院副教授、中国葡萄酒技术委员会委员李德美表示,小瓶装葡萄酒会有它的市场,随着大众家庭喝酒的增加,小瓶装葡萄酒将会在家庭用酒中占一定份额。 然而,目前葡萄酒的饮用尚未普及到家庭中。从葡萄酒消费趋势来看,真正的家庭个人消费实质上占比很小,葡萄酒消费仍更多出现于朋友聚餐或商业应酬,那么750毫升显然比375毫升左右的容量更受欢迎。因此在李德美看来,“葡萄酒推出小瓶装,主要是作为常规容量葡萄酒的一种补充,也可视为对潜在消费目标的一种试探。”
尽管小瓶装葡萄酒具有诸多优点,如携带方便、间接控制过量饮酒、便于个人饮用等,但是国内葡萄酒家庭化消费习惯仍处于发展阶段,小瓶装葡萄酒的大规模普及尚且需要时日。
TAGS:
葡萄酒 主流 市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图文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业用途。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文章内容中图文的真实性、完整性等未经本站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 粮油经销商维护市场的三个关键步骤
下一篇: 厂家产品疯狂提价,经销商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