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各种事件的判断,关于未来的态度及行动选择,不可能只是孤立的事件。过往积累的知识与经验,动态发生的各种变化, 如事件发生的情境、信息或问题描述的语境、个人主观内在的心境等,都会随时影响人们的偏好选择。
在不同时刻、不同情境下,即使面对本质上同一的刺激,同一个人也有可能做出不同的反应。这意味着,人们的态度、意见和选择,有着惊人的可变性,衡量一种态度、看法或是偏好,并不像提出一个问题或给出一种解答那么简单。
人们的价值评判、偏好选择会随境而变。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相由心生、心由相生”的主客观互为影响的道理。境变,决策变。看起来本应慎重的决策,似乎有点即兴随意,只是在这种即兴随意背后,可能存在着稳定的行思倾向。
影响人们判断与选择的,不仅有外在的客观场景、内在的主观情感,还有制度、规则等潜在要素。例如,对于同样的工作失误,发生在平日表现优秀的员工身上,与出现在平常表现欠佳的员工身上相比,老总的反应就会有大不同。
再如,在高清电视刚出现时,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结果表明,放映同一高质量录像,与配以普通音响相比,若配以优质音响,许多人会觉得所看到的视频图像也要清晰得多。似乎感官体验,也是综合的结果,而非局部的逐项叠加。
又如,有些人任前考察时,群众反映不错;实际任职时,却问题屡现。此类情况的出现,受场景变化的影响,多属潜移默化、无意识反应,除非当事者经常反思,否则很难自察。解决此类问题,除了外部监督、警钟长鸣,别无良法。
值不值全在怎么看
据说,麦肯锡坐飞机,只坐头等舱,他说:“我在头等舱认识一个客户,就能给我带来一年的收益!”比尔·盖茨似乎比麦肯锡更**,有人在经济舱看到他,问他为什么不坐头等舱,他反问道:“头等舱比经济舱飞得快吗?”
从寻找人脉机会的角度看,似乎圈子很重要,花钱混圈子是投资行为,非常有必要。而从自创盈利机会的角度看,似乎节俭很重要,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活着不易,能省多少是多少。怎么做更值?似乎观念分歧,全在怎么看。
有故事说,荒郊**,一些清泉边,可见半边碗,方便路人饮水。有好心者,觉得破碗**,带了好碗放在泉边,只是好碗每放不久,就会不见。如此无奈,后来只要重又放了半边破碗。野泉边,哪只碗更有价值?有时无用即大用。
决策都期盼信息透明,只是有时透明不如模糊。组织政治中, 为争取更多人的支持,有时故意说得模棱两可。金融市场上,政策意图的太过清晰表达,可能易被市场操纵者所利用,从而引发短时疯狂的投机走势,带来长期不良后果。
据说,格林斯潘就经常担心自己说得太清楚。有一次,经过连续7次加息,人们在猜测美联储是否还会加息。格林斯潘做了演讲,他给出的信息是,既可能加息也可能不加息。演讲后,他还说:“我 一直担心是不是讲得太清楚了。”
谈到金融危机时,有位大智的苦行僧认为,经济问题有长期的文化根源。例如,人们鄙视随地吐痰者,却仰视驾车污染环境者,这到底是经济出问题?还是人类价值观有问题?他觉得,金融危机不是*难,人人有车才是真正的*难!
就现代科技发展而言,手段的进步会带来许多新的机会,如电力、信息技术的突破,影响极其深远。似乎人的力量拓展了,时空概念被扩大了,按常规的价值评判标准看,技术能力的提升,相关衡量指标的性能改善,自然是好事!
技术性能或潜力的改善是事实,但对人类的长期祸福影响,存在争议。有人觉得,生活的改善是以自然资源的高度快速消耗为支撑,以人类整体工作节奏的加快、身心更忙乱、压力更大为代价,长期看,可能会使人的心智更迷茫!
事实本身不会说话,全凭人类解说。出于不同的目的,就会基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尺度。就像一些公司为上市,总倾向于让投资者觉得自己的盈利水平很高,而为了合理**又不希望税务部门真的认为自己有这么高的盈利水平。
形式有时重于内容
弄清别人甚至自己怎么想,实际上有点难。听清人们怎么说,观察人们怎么做,相对容易些。许多情况下,关键不在于说什么、 做什么,而在于怎么说、怎么做,更能让人听得进、看着爽。只要听着顺耳,看着顺心,一切都好办。
对于内容实质与表现形式,一般会觉得,价值偏好更重内涵而轻表象。实际上,由于内容实质的表现形式,即所谓的“框架”, 会在无意中影响人们对于问题内涵的认知与感觉,因而*终会对人 们的判断选择与偏好产生重要的影响。
若主动把握框架,可利用框架改变决策;若被动接受框架,就易为框架所左右。例如,某女士逛商场,看中一款遮阳帽,店员推荐说:“这是*新款,很适合你,戴上它,好像年轻了10 岁。”这句话,若反过来想,摘下它会怎样?
适当表达的提问,可以引发所需的解答。有位牧师,想在祈祷时抽烟,就问主教:“祈祷时能抽烟吗?”回答是“不能!”而另有牧师边抽烟边祈祷,他是这样去问主教的,“抽烟时可否祈祷?” 结果得到回答“任何时候都可以!”
据说,盛誉之下的拳王阿里,曾有点飘飘然。有次乘飞机,**提示系安全带,他有些自负地说:“超人是不需要系安全带的。”**微笑着,平静地对他说:“超人还用坐飞机吗?”阿里一愣,系好安全带,从此不再以超人自居。
适当的说法,可让人如沐春风;而不当的说法,易让人心生反感。例如,在宾馆前台办理结账退房,若服务员说:请稍等......我们“看看是否有东西损坏和丢失”,这与“看看您有无落下东西”相比,让顾客的感受定会大不一样。
许多情况下,对提问换一种方式,可引发不同解答;对话语换一种顺序,可能传递不同的信息。例如,表达爱恨情仇,同样词语, 换了顺序,感觉大不同。说:“我爱你,但是......”表示拜拜;说:“......但是,我爱你!”表示不舍。
活在当下,关注人生意义思考。有人说,要将每天都当作人生*后一天来活;也有人说,要从人生可能活很久很久来看当下。两种不同的看法,可能导致很是不同的人生态度,从而形成相异的个人行为模式,*终产生不同的人生后果。
企业活着、活好、活久,基于不同的时间框架考量,会有不同的决策偏好与做法。企业准备经营一年,有一年的方法,五年有五年的打算,十年有十年的策略。若没有持续经营的设想,无意中就不太会关注长期信誉和品牌的建设。
一元钱异于一元钱
对于一件商品,若问:“多少钱?”或存在价值评估上的分歧, 易引发不同的看法。那么对于同样的一元钱,人们的看法应该会一样吧?事实上并非如此。古人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预算规划中有“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
抽象的一元钱,就是一元钱,相互之间无差异。现实中,此一元钱可能不同于彼一元钱。今天的一元钱,不同于未来的一元钱, 可能涉及货币的时间价值考量。自己辛苦挣到的一元钱,要比遇好运得到的一元钱,让人感觉更珍惜。
创业起步时筹到的一元钱、事业有成后多增加的一元钱、年终奖励得到的一元钱、违章罚款少掉的一元钱、政府财政里的一元钱、个人口袋中的一元钱,同样的一元钱,这些情况下的意义价值一样吗?人们对待它的态度会一样吗?
同样的钱,归入不同的类,会有不同的意义。一般地,人们心中都会自行设定某种分类结构及边界,通常称为“心理账户”,它体现了一种无形的价值评估方式与视角。基于不同的心理账户考虑,定会对偏好选择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对于出租车司机,若以天为单位,计算自己的收益。一般来说,一旦完成心中预设的每天目标收益值,就倾向于收工。若以月为单位,似乎更好的做法应该是,遇生意顺的日子,延长工作时间,而遇生意背的日子,提前收工。
进一步考虑,若每天生意的顺或背具有不确定性,则与按月的方式相比,按天计算的方式,可使每天从而每月的收入更具稳定性。再如,某公司新开货运航班,就采用按每个班次,而非按月、季度或年的方式,考核航班的损益情况。
不同分类方式的背后,可能反映了不同客观规律的要求。例如,在评估市场状况时,许多企业通常整体考量,看是否盈利。实际上,即使企业出现整体亏损,其中仍可能存在盈利的顾客,此时若能适当舍弃一些亏损的顾客,或可扭亏。
在个人理财方面,通常是小钱零碎花,大钱做大事——储蓄或投资。富裕起来的子女想关心父母,一种做法是,平常时不时地孝敬些零花钱;另一种做法是,逢年过节地给个大红包。如此看来, 零花钱可增加花销,大红包或感觉更好。
心理账户现象,不仅存在于**使用方面,也存在于时间管理等方面。例如,对于真正重要的事情或决策,必须安排或预留出专门的处理时间,否则将永远都找不到合适的时间来思考。反之,没列入计划的事情,就易被忽视或忘却。
因不同分类而导致的心理账户,可能导致决策上的思维定势,从而妨碍人们对于变化情境的适应调整。例如,某电商拥有强大的自营物流体系,在接受客户订单后,若发现其中有缺货,就会根据情况拆单,将有货的商品先行配送。
有客户遇到这种情况,主动与该电商沟通,希望能够再加些钱,将缺货的小包装商品换成同款有货的大包装商品,以便一次性配送。电商客服人员回答:可以帮助拆单配送,但不能加钱换商品, 因后者属于退货再购,需加收配送费。
在这里,电商内部的分类管理规定,似乎有点不合情理:随意地将大单拆分成多个小单,这种增加配送成本、让顾客收货麻烦的事,客服有权做决定;而加收钱换商品,这种让顾客满意、公司增收、配送省心的事,客服却不可以做。
公司盈利的*基本做法,就是增加收益,降低成本,如果这样做的同时,还能让顾客更满意,这应该是非常理想的状况。上例表明,有时公司宁愿降低收益,增加成本,也要让顾客更麻烦。这看起来很反常,但现实中似乎并不鲜见。
以上情况的存在,主要由于公司管理的区隔化,诸如部门、区域、预算之间,类似心理账户分割,各自为政,互不协同,难以融合。数字化时代,多见分布式、去中心、去权威等提法,即使有形的物理边界能破,无形的心理账户仍难消。
有家主营不锈钢制品的企业电商,店中销售一款水槽沥水架,有精美的不锈钢隔热垫作为免费赠品,顾客希望将其换成更便宜的不锈钢砧板架。结果店家回答:隔热垫免费送,属于营销费用支出;砧板架为销售商品,只能卖不能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