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油菜
2023年2月13日,2022年度国家春油菜和春作马铃薯品种试验评审会以线上会议方式召开。[详细]
2月1日,The Plant 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刘宏涛团队题为Green means go: Green light promotes hypocotyl elongation via Brassinoteroid signal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绿光在调控植物发育中的功能,并发现绿光通过调控内源激素油菜素甾醇信号通路从而调控植物发育。[详细]
春争日,夏争时。立春过后,气温逐渐回升。从2月中下旬开始,陕西省小麦从南到北将陆续进入返青期,油菜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时期,也是病虫害、“倒春寒”、干旱等灾害易发高发期。为指导精准高效地开展春季田间管理,促进小麦、油菜早发稳长,夯实夏季粮油丰收基础,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特发布春季小麦油菜田间技术管理方案,本公众号将分期发布。现将《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方案》发布如下。[详细]
为贯彻落实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要求,根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部署,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制定了《2023—2024年度油菜主要病虫害全程防控技术方案》。[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分子改良理论与技术创新团队发掘了控制植物干旱与生长平衡的新基因 SGI ,并揭示了其通过提高光合能力增加油菜产量的分子调控机制。[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分子遗传改良创新团队全面解析了油菜素内酯(BR)对陆地棉纤维伸长的调控网络,为棉纤维品质改良提供了基因资源和理论基础。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植物生理(Plant Physiology)》上。[详细]
目前,长江流域冬油菜陆续进入现蕾抽薹期,生育进程与常年基本相当,是促春发、促转化的关键时期。总体看,去年秋冬种油菜播期普遍拉长,苗情复杂程度多年少有;入冬以来气温较往年偏高,有利于苗情转化、整体向好,但主产区经历多轮寒潮降温天气过程,导致部分早播旺长和迟播弱小油菜出现冻害。针对今年油菜苗情特点和天气情况,坚持管控旺苗、管护弱苗、管好壮苗和防渍、防冻、防病虫“三管三防”,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加强田管,促弱转壮,控旺保稳,全力夯实夏收油菜丰收基础。[详细]
当前,长江流域油菜正处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过渡期,为及时掌握各主产区苗情长势和存在问题,研提针对性田间管理意见,近日,全国农技中心组织12个油菜主产省农技推广部门业务骨干和专家开展技术会商。[详细]
为指导各地积极应对低温寒潮、干旱渍害等极端天气,科学开展苗情分类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控,扎实推进各项防灾减灾田管措施及时到位,确保油菜春发足长势旺,全力夯实夏收油菜丰收基础,2月1日,全国农技中心以网络直播形式举办了全国油菜防灾减灾技术培训活动。[详细]
据全国土壤墒情系统监测,当前北方麦区大部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67%—80%,12—15日雨雪有利于土壤增墒和小麦安全越冬,大部分地区墒情适宜;江淮、江汉、华南、西南等地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高于60%,墒情适宜,但雨雪降温对南方地区油菜、露地蔬菜等在地作物生长不利,需因地制宜及时采取防寒措施。[详细]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洪山实验室、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蛋白质科学研究团队联合油菜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解析了植物特有的磷脂水解酶NPC4的工作机制,为真核生物磷脂水解酶家族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见解。[详细]
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各省(区、市)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根据冬前病虫发生基数、油菜种植情况和冬春季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23年全国油菜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7亿亩次,重于上年。其中,菌核病在西南、长江中游和江南秋播油菜种植区偏重发生;霜霉病、蚜虫中等发生。[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团队在油菜蜂花粉过敏原识别及酶处理降敏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详细]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消息,近日,日本厚生劳动省更新输日食品违反日本食品卫生法情况通报,通报显示我国8批次食品不合格。[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团队研究表明,槲皮素可显著降低油菜蜂花粉过敏原的致敏性。相关成果在线发表在《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