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农药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近期组织开展春节期间专项抽检,共抽检17类食品1439批次样品,检出不合格样品12批次。发现的主要问题为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残留超标、微生物污染、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等。[详细]
巴西最富有的农业城市成为让蜜蜂致命的地方。据报道,上个月,位于马托格罗索州的该市棉花农场使用农用飞机喷洒的农药氟虫腈导致超过一亿只蜜蜂死亡。这引发了人们的震惊,并带来对导致蜜蜂死亡的农药对人体健康的担忧。[详细]
近日,中国热科院环植所农业环境研究室退化与污染农田修复团队在热区稻菜轮作区中常用农药的污染特征研究取得新进展。研究结果揭示热区稻菜轮作过程中使用新型吡啶酰胺类杀虫剂—氟啶虫酰胺引起的环境介质污染与生态风险均较小,从产地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提出了氟啶虫酰胺可作为新烟碱类杀虫剂替代农药。[详细]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近期组织抽检26类食品共678批次样品,检出不合格样品27批次,发现的主要问题为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残留超标、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等。[详细]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评审规则》等有关规定,批准安徽大农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申请的5个试验范围通过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认定,有效期5年。[详细]
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产前茭白生长的水体环境可能具有潜在的重金属污染风险,作为小宗作物,产中茭白登记可用的农药种类较少,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产后茭白的保鲜存在违规使用添加剂的情况。解决茭白质量安全问题必须做好全程控制,从产前、产中及产后三个环节做好茭白的质量控制,根据各个环节的特点及存在的质量风险,制定严格的管控措施,切实提升茭白的质量安全水平。[详细]
11月7日,农业农村部召开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推进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副部长马有祥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会议后,省农业农村厅召开了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推进会议,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方晓华对落实会议精神,以及近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全省市县共设126个分会场,892人同步参加了会议。[详细]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蒋长龙团队在氨基甲酸酯农药和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设计制备了两种高效的比率荧光纳米探针,并结合智能手机的颜色识别器,实现对食品和环境水体中农药的可视化定量检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化学工程杂志》(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和《ACS可持续化学与工程》(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上。[详细]
11月6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3年第33期通告,通报不合格食品11批次,检出微生物污染、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及其他指标问题。[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分子靶标与绿色农药创制创新团队及合作者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Inhibition of chitin deacetylases to attenuate plant fungal diseas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植物病原真菌几丁质去乙酰化酶(CDA)的保守结构特征,并获得了有望控制植物病害的CDA抑制剂,该研究不仅为设计靶向CDA的抗菌剂提供了结构基础,更为作物病害防治提供了新的策略。[详细]
6月27日-7月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和缅甸耶津农业大学(Yez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YAU)依据外交部“澜湄项目”任务安排,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中缅农药残留风险控制技术培训交流会。[详细]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2023年7月5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2011-2021年期间″从农场到餐桌″减少农药用量目标的最新进展。[详细]
2023年8月15日,台湾食药署发布边境查验不合格食品名单显示,巴西一批次冷冻蛋液检出农药残留超标。[详细]
2023年8月1日,台湾食药署发布边境查验不合格食品名单显示,泰国一批次山竹农药残留超标。[详细]
2023年9月5日,巴拉圭发布G/SPS/N/PRY/34、G/SPS/N/PRY/35号通报,拟制订芝麻中嘧菌酯等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