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农作物
7月31日,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加工所桑树育种研究团队选育的菜用桑新品种“粤菜桑5号”和“粤菜桑7号”进行了现场鉴定。本次鉴定会的专家组由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评审专家组成,品种选育完成人唐翠明、戴凡炜、罗国庆、王振江等参加了鉴定会。[详细]
据塔斯社9月13日消息,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区的主要农业生产地区车里雅宾斯克州2022年将继续实现粮食生产大幅增长,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97.9万公顷,同比增加3%,其中春季作物181.5万公顷,比去年增加8万公顷,而粮食和豆类作物(含越冬作物)132.9万公顷,比去年多出1700公顷。[详细]
黄广农占等438个稻品种、935HA等827个玉米品种、华棉702等49个棉花品种、金源802等70个大豆品种,经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定通过。[详细]
11月23至24日,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作物种子检验机构评审专家对北京小麦种子检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进行了检验机构纯度和真实性检测扩项评审。副院长王之岭、科研处副处长耿东梅、杂交小麦研究所书记张胜全、检测中心主任赵昌平、常务副主任庞斌双、副主任刘丽华等陪同评审。[详细]
学界公认产量和抗性是农作物生产中两个相互拮抗的关键因素,提高抗性往往以降低产量为代价。针对这一瓶颈问题,近日,四川农业大学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文明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就揭示了水稻miR1871b-OsMFAP1模块协同调控稻瘟病抗性和单株产量的机制,为培育具有高抗性、高产量水稻品种找到了新的突破口。[详细]
预制菜是以农作物、畜禽、水产品等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采用现代化标准集中生产,经预加工的成品或者半成品,包括即食、即热、即烹、即配等食品。近年来,山东省预制菜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兴产业。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树立大食物观,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推动引导预制菜产业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详细]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管理办法》,加强对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的管理、指导和服务,2021年10月19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技中心在北京召开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推进会。会议全面总结了专业化防治服务发展成效,探讨交流了推进专业化防治服务的措施,研究部署了下一步重点工作。[详细]
日前,作科所特色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创新团队选育的优质、高产、广适、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中谷989” 在谷子主产区河南省洛阳伊川进行实地测产,“中谷989”亩均穗数41,667穗,平均穗重14.94克,实测亩产达到622.39公斤,创下了河南省谷子亩产高产纪录。此次测产由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主任平西川领衔的专家组组织开展。[详细]
10月12日,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网站公布了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和河南省财政厅发布的河南省科技基础条件专项资金项目验收结果,经专家审核,“河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等34个项目按要求完成了目标任务,通过验收;同意“大型石化设备材料失效分析装置”等3个项目延期验收。[详细]
巴西农业部9月8日表示,巴西正在分析有意向中国出口玉米的生产商提供的农作物资料,并对包括港口在内的存储仓库进行检查。在完成这些工作并将结果发送至中国相关部门进行确认后,巴西或可开启对华玉米出口。[详细]
近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指导专家组共同制定了《2021年秋冬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意见》。[详细]
近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指导专家组共同制定了《2021年秋冬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意见》。[详细]
日前,农业农村部对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和联合体试验(以下简称两个通道)专项整治进展情况进行通报,责令38个试验主体限期整改。[详细]
农业农村部发布2021年秋冬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意见。[详细]
8月27-28日,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对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选育的水稻两系不育系“莲1S”在隆回县西洋江镇繁殖基地和长沙县春华镇的不育系千株群体、制种基地等分别进行了现场考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