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畜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成功建立了奶中24种十八碳脂肪酸同分异构体检测新方法,实现了奶中十八碳脂肪酸同分异构体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同步检测,为奶中脂肪酸合成机理以及脂肪酸功能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分离(Separations)》上。[详细]
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鸡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联合广东新广农牧有限公司共同培育的“广明2号”白羽肉鸡配套系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从此我国白羽肉鸡自主育种实现零的突破![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在口服碱性磷酸酶(ALP)对婴幼儿肝脏炎症预防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揭示了口服ALP通过上调miR-146a的表达和减轻炎症反应以减轻肝组织损伤的作用机制,为科学加工牛奶、提高牛奶品质安全提供了指导。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免疫药理学(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上。[详细]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发布一周国际动物疫情动态-378期(9月22日-9月28日)。[详细]
11月28日,山东省畜牧协会邀请有关科研、教学和管理单位的5位专家组成山东省畜牧协会团体标准审查专家组,对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特色畜禽品牌”项目组起草的《规模化鸡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防控技术规程》、《鲁西黑头羊舍饲育肥技术规程》2项团体标准进行了审查。[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牦牛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研究发现,放牧母牦牛相比放牧公牦牛具有更强的脂肪沉积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和发育生物学进展杂志(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上。[详细]
2023年4月10日,乌拉圭畜牧、农业和渔业部发布矿物盐注册指南。[详细]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和广东佛山市新广农牧有限公司联合培育的“广明2号”快大型白羽肉鸡品种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的审定,我国拥有了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品种。[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水禽育种与营养科技创新团队鉴定出北京鸭抗鸭甲肝病毒基因3型(Duck hepatitis A virus genotype 3, DHAV-3)关键基因NOD1。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免疫学前沿(Frontiers in Immunology)》(IF=7.56)。[详细]
据乌拉圭畜牧、农业和渔业部网站3月2日消息,乌拉圭发布DGSG第48/023号决议,修订马属动物进口要求。[详细]
从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悉,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王加启研究员牵头完成的“奶及奶制品安全控制与质量提升关键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详细]
近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西宁市畜牧兽医站承担的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青海农区奶牛提质增效与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进行了验收。[详细]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发布一周国际动物疫情动态-377期(9月15日-9月21日)。[详细]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发布一周国际动物疫情动态-376期(9月8日-9月14日)。[详细]
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选送的北京油鸡首次亮相种业突出创新成果展会,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关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