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马铃薯
据美国联邦公报消息,2023年3月14日,美国环保署发布2023-05246号条例,临时豁免BLB2和AMR3蛋白在马铃薯中的残留限量。[详细]
10月18日,第二届湖北省马铃薯产业研讨会暨湖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年度总结会在华中农业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华中农业大学联合举办,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肖长惜出席会议并讲话,全省马铃薯产业相关高校、科研和推广单位共46位代表参加本次会议。[详细]
为进一步发挥青海绿色有机生态资源优势,强化现代种业自主创新,扎实践行“打好种业翻身仗”,8月16日,青海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莫重明调研省农科院马铃薯现代种业创新工作,厅农村处、省农科院负责同志陪同调研。[详细]
目前,华北和西北马铃薯处于块茎膨大期,东北为淀粉积累期,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马铃薯晚疫病进入发生盛期。截至8月9日,东北、华北、西北9省(区)发病面积为194.6万亩,同比减少38.4%;防治面积692.0万亩,接近去年。据8月10日全国会商调度,华北和东北产区马铃薯晚疫病病情较重,且未来天气条件有利于北方大部产区病害发生,预计北方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发生盛期将持续至8月下旬,河北和山西北部、甘肃中南部、内蒙古东部和中部、黑龙江中西部等地偏重发生,西北、华北、东北其他产区总体中等发生,后期发生面积为810[详细]
9月24日,加工型马铃薯品种“东农310”现场观摩会暨推广与开发研讨会在陕西省榆林市召开。与会专家和代表们观摩了位于榆阳区补浪河乡思家羊场蒙大万亩基地内的“东农310”原料薯规模化种植示范区,进行了实地测产,在田间亩种植密度3900株、氮肥和微肥用量比基地其它加工型品种减少25%的情况下,“东农310”亩产量超过4.8吨,块茎干物质含量达到25%。测产专家组认为该品种在大面积种植示范区实现了高产和高淀粉“双高”,是马铃薯品种中难得一见的突破性成果。[详细]
2023年1月26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药生食输发0126第1号通知,解除对中国产蛤蜊中扑草净、胡萝卜中的三唑醇、大蒜茎中的噻虫嗪、马铃薯中的吡氟氯禾灵的命令检查,改为实施强化监控检查,并在2022财年进口食品命令检查计划附表1中删除以上命令检查项。[详细]
《新兴报》8月2日报道:根据尼泊尔海关部门的年度统计,2021/22财年进口了145.3亿卢比的马铃薯和洋葱。与2020 /21财年相比,进口额略有增加。[详细]
西南地区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区域地形复杂、海拔高度变幅大,立体气候明显,一年四季均可种植马铃薯,其中乌蒙山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和西藏、四川、云南藏区等地以一季作(春种秋收)为主,当前已经陆续播种,目前大部地区墒情较好,局部地区表墒不足。为打好全年丰收基础,针对大春马铃薯生产形势,农业农村部薯类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以“优选种薯、轮作整地、适墒播种、加强管理、适时贮运”为重点制定西南地区大春马铃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详细]
2024年马铃薯春季科学施肥指导意见。[详细]
2023年8月7日,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发布消息称,拟修订1,4-二甲基萘(1,4-dimethylnaphthalene)在马铃薯中的最大残留限量。[详细]
欧亚经济联盟扩大检疫性有害生物统一名录,将西部马铃薯甲虫、西部樱桃实蝇等11种有害生物纳入其中。[详细]
2023年4月13日,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发布消息称,拟制定氟虫腈(fipronil)在马铃薯、甘蔗和动物源性产品中的进口限量。[详细]
2022年6月9日,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发布消息称,拟修订氟唑环菌胺(sedaxane)在马铃薯中的最大残留限量。[详细]
据欧盟官方公报消息,2022年4月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EU)2022/561号条例,发布关于马铃薯及其制品中糖类生物碱的监测要求建议书。[详细]
土豆为草本植物,是一种粮菜兼用型的蔬菜,学名“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土豆是低热能、多维生素和多微量元素的食物,营养成分齐全,是理想的减肥食品,更是我们青海人家常菜的重要食材。消费者在购买、贮存和食用时,发现土豆发芽或表皮变绿(发青)了,这样的土豆到底能不能吃呢?今天就来回答一下大家最关心的几个问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