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植物油
哈通社/阿斯塔纳/1月13日 -- 根据哈萨克斯坦油籽加工企业协会数据,2022年,全哈植物油加工厂的未精炼葵花籽油的产量翻了一番。[详细]
近日,以衡阳市市场监督检验检测中心为主体的湖南省油茶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收到英国食品分析实验室能力验证组织(FAPAS)关于植物油中铅和总砷能力验证取得“满意”成绩的通知。[详细]
油料质量安全与风险评估团队针对油料危害因子检测灵敏度低通量低、粮油黄曲霉毒素污染防控难、植物油脂分子及微量特质营养成分检测技术匮乏、油脂优劣与真假难辨等系列难题,系统开展了油料生物毒素高通量高灵敏多组分检测技术、黄曲霉毒素风险预警与绿色阻控技术、食用植物油真实性与营养功能评价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引领了油料质量安全行业创新前沿,为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详细]
2021年10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本月,2020/21玉米市场年度结束,国内产区玉米批发年度均价每吨2641元,比上年度上涨34.4%。本月,2020/21中国大豆市场年度结束,大豆产量、消费量、贸易量估计值保持不变。国产大豆销区批发均价每吨5952元,在预测范围之内;进口大豆到岸税后均价每吨4317元,超预测上限17元。本月估计,2020/21年度中国食用植物油产量2851万吨,维持上月估计值不变。豆油、菜籽油进口量高于此前预期,进口量不同程度上调。[详细]
花生遗传育种团队以提高我国花生单位面积产油量为目标,聚焦高含油量、高油酸、高产、抗黄曲霉和青枯病等产业发展关键问题,系统开展了花生高产油遗传基础、高效育种技术、优异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的链式创新,在高产油抗病花生新品种选育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提高品种的含油量、产量和抗病抗逆性以保证高油、高产、稳产,大幅提高了花生品种的单位面积产油量,为保障国产植物油有效供给提供了强力科技支撑。[详细]
2023年8月22日,摩尔多瓦农业和食品工业部发布咨询文件,拟修订食用植物油标准(即第434/2010号法令),意见反馈期截至2023年9月8日。[详细]
2023年8月23日,巴西国家卫生监督局(ANVISA)发布1197号公共咨询文件,拟修订食用植物油质量和卫生标准(即RDC第481号决议)。[详细]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油茶研究团队利用高效液相(HPL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了22种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多酚、生育酚、角鲨烯及植物甾醇等活性物质,借助模式生物秀丽线虫评估了植物油对健康寿命的影响,并通过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化学计量学方法从理论上揭示了植物油中具有促进健康寿命的主要活性成分,也为今后开发新型植物油提供重要参考。[详细]
2021年8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本月玉米产区总体气象条件较好,尽管河南等多地强降水导致局部地区出现内涝,但大部分地块积水及时排出,对处于拔节期的玉米生长影响有限,而降水偏多为其他未受灾产区夏玉米拔节、春玉米抽雄吐丝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保障。本月估计,2020/21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9860万吨,较上月估计数调减184万吨;本月估计,受大豆进口量和压榨量调减影响,2020/21年度中国食用植物油产量2851万吨,较上月估计值下调52万吨。[详细]
哈通社/阿斯塔纳/11月25日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一季,全哈农业企业出口葵花籽创汇7570万美元。根据哈油料加工企业协会的数据,精炼植物油和豆粕的出口金额超过1.045 亿美元,该金额比原材料的出口利润高出38%。[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农业水资源战略团队研究发现,添加低分子量有机酸可促进植物根系对重金属镉的吸收,并可提升富集植物油葵的生物量,为镉污染土壤修复提供借鉴。[详细]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豆油料和食用植物油供应安全问题,多次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安排,出台一系列支持措施。[详细]
2023年6月28日,庱尔多瓦农业和食品工业部发布咨询文件,拟修订食用植物油标准,意见反馈期截至2023年7月12 日。[详细]
2021年7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本月对2021/22年度中国玉米供需平衡表预测数据与上月保持一致。本月2021/22年度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预测数与上月保持一致。本月估计,2020/21年度中国食用植物油产量2903万吨,维持上月估值不变。本月对2020/21年度估计数和2021/22年度预测数暂不作调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