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机械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质量监测与保育创新团队承担的中国农科院大豆“藏粮于技”项目,集成创新以“免耕覆秸精量播,接菌拌药增密种,滴灌补肥高产管”为核心的大豆全程机械化精准栽培技术,实现了河南新乡大豆连年高产示范。“齐黄34”和“郑1307”两个品种大豆的10亩平均产量分别为236公斤/亩和252公斤/亩。[详细]
为全面贯彻落实甘肃省春季农业生产暨春耕备耕工作现场推进会议精神,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机械化播种质量提升工作的通知要求,省农机推广总站日前印发了《小麦玉米机械化播种技术指导意见》。[详细]
针对宁夏自治区引黄灌区麦后复种模式单一、经济效益低等问题与草畜产业发展需要,2018年以来,在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宁夏大学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宁夏新大众机械有限公司共同实施了东西部合作重点项目“饲料(绿肥)油菜种植加工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开展了饲料油菜品种引选和栽培、绿肥油菜培肥种植及收获机研发、饲料油菜加工调制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示范,对促进宁夏自治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草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意义。[详细]
8月29日-9月1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所依托江苏省甘蓝类蔬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农机具开发应用中心,分别在响水县、沛县和睢宁县开展了江苏省甘蓝类蔬菜移栽机械的田间应用评价活动(苏北片)。[详细]
9月26日,受省农业农村厅委托,省农业机械与工程学会组织省农机事务中心、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单位相关专家对我院农业装备所承担的2020年湖南省农机创新项目—茄果类蔬菜移栽机研发进行了验收。我院副院长余应弘、许靖波,科技处处长彭选明、副处长宗锦涛参加了项目验收。[详细]
9月以来,小麦主产区出现多轮降雨天气,造成土壤过湿,部分田块出现积水;受连续阴雨寡照天气影响,前茬作物生育期推迟,加之部分地区收获机械无法下地作业,不能及时腾茬。据气象预报,10月上中旬,部分地区降雨量仍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以上,对前茬收获和小麦播种带来不利影响。目前,“寒露”将至,正是小麦播种的最佳时期和关键时期。针对当前气象条件和生产形势,现制定以“三抢两早”为基础的小麦抗湿应变播种管理技术意见。[详细]
近日,由渔机所筏式养殖机械化创新团队完成的“牡蛎海上自动收获与清洁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示范”成果获山东省海洋与渔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详细]
10月7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省内有关专家组成验收组,在崇州市道明镇新华村对我校水稻研究所李仕贵团队育成的常规粳稻新品种“川农粳1号”的全程机械化百亩连片示范种植进行了现场收打验收,并对稻米食味品质进行了鉴评。[详细]
越南政府刚颁发第858/Q?-TTg号决定,批准至2030年农林渔业加工机械化发展战略,面向发展现代、有效、可持续农产品加工,满足销售市场的需求和规定,致力于2030年将越南发展成为世界10大农产品加工中心之一的目标。[详细]
王作英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玉米农用机械研发支持力度迅速提升农机作业质量的建议,经商科技部,现答复如下。[详细]
巴西《经济价值报》6月21日消息,据巴西应用经济学高级研究中心 (Cepea/Esalq/USP) 和巴西农业和畜牧业联合会 (CNA) 计算,今年第一季度,巴西农业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0.8%,其农业领域下降0.75%,畜牧业下降0.96%,主要受化肥、农药和机械价格上涨影响。[详细]
巴西《经济价值报》6月2日报道,据巴西汽车销售商联合会(Fenabrave)发布的数据,4 月份巴西拖拉机和农业机械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5.13%,达到 6120 辆。[详细]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协调发展的不断深入,区域协同立法渐成趋势,成为各集群、各领域规划与发展的重要支撑,正有序推动夯实各集群更快更稳的发展。例如,2020年京津冀联合发布《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川渝两省市联合发布《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详细]
机播质量直接影响作物出苗质量、直接关系作物单产水平,全方位提高粮油作物机播质量,是大面积提升单产潜力的有效措施。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机械化播种质量提升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将提升机播质量摆到粮油生产工作和农业机械化工作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从今年春耕春播开始,迅速行动、常抓不懈,为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增强机械化支撑。[详细]
2023年2月3日,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2023年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计划》,涉及日用及纺织品、电子电器、轻工产品、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农业生产资料、机械及安防产品、电工及材料产品、食品相关产品等八大类99 种产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