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丙酮
该论文鉴定了玉米隐性抗甘蔗花叶病毒的因子-玉米丙酮酸磷酸双激酶调控蛋白1 (pyruvate orthophosphate dikinase regulatory protein 1, ZmPDRP1)及其同源蛋白ZmPDRP2,并对PDRPs促进病毒复制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培育抗矮花叶病玉米育种新材料提供了基因储备。[详细]
本研究通过构建丙酮酸激酶蛋白激酶功能体外模型,发现丙酮酸激酶发挥蛋白激酶功能受温度影响较为显著,在4~37℃范围内,温度越高,丙酮酸激酶的蛋白激酶活性越高,可以有效通过催化肌动蛋白和肌间线蛋白磷酸化抑制肌原纤维蛋白降解,进而影响肉品嫩度。上述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丙酮酸激酶的重要功能特性,从全新的角度揭示了肉品嫩度形成的作用机制。[详细]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油菜团队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和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发表研究论文。研究结果表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运蛋白BnaPPT1和丙酮酸转运蛋白BnaBASS2在油菜籽粒油脂积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详细]
本研究解析了不同糖酵解速率肉中糖酵解酶活性、磷酸化和乙酰化水平,探究糖酵解酶磷酸化和乙酰化对其活性及肉品质的共同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己糖激酶磷酸化和乙酰化修饰正向调控其活性并影响肉中乳酸生成;磷酸果糖激酶磷酸化和乙酰化修饰负向调控其活性并与剪切力变化密切相关;丙酮酸激酶磷酸化和乙酰化修饰对其活性无显著影响,但可能参与色泽、蒸煮损失等肉品质的调控。[详细]
乙烯和生长素参与植物发育、应激反应和适应性生长等生物学过程。吲哚-3-丙酮酸(IPyA)途径是生长素合成的主要途径。该途径中,色氨酸转氨酶TAA1先将色氨酸转化为IPyA,之后黄素单加氧酶YUCCA进一步催化IPyA转化为IAA。[详细]
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病,由于患者在体内无法完全把蛋白质中的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导致苯丙氨酸及其酮酸在患者体内蓄积,严重影响神经智力发育。目前苯丙酮尿症暂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患者需要终身服用不含或低苯丙氨酸成分的食品以控制病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一种很安全有效的食品选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