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细胞壁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葡萄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通过创建的2万个葡萄发育的全蛋白抗体组平台,筛选到了细胞壁蛋白,该蛋白与葡萄无核性状100%相关,为葡萄无核育种的亲本和子代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详细]
2月19日,园艺学院武涛教授团队与日本东京大学Toru Fujiwara教授团队合作在Nature Plants杂志在线发表题为“Novel lignin-based extracellular barrier in glandular trichome”的研究论文,发现了一种在黄瓜蜡粉球状体(腺体毛)由木质素构成且在建立隔室过程中发挥质外体屏障功能的植物新细胞壁结构,命名为“Neck strip”,其在黄瓜果实表面蜡粉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详细]
该研究对MdMRLK2过表达苹果植株幼苗、一年生枝条和叶片进行低温处理,发现过表达MdMRLK2抑制了苹果植株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裂解酶(PL)、果胶酯酶(PE)和纤维素酶(Cx)的活性,保持了细胞壁中水不溶性果胶、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含量,从而较好地维持了细胞壁结构物质的稳定性。同时,转基因植株中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也明显高于野生型植株。更重要的是在低温胁迫下相比于野生型植株,转基因植株中积累了更多的花青苷。[详细]
3月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分子育种技术和应用创新团队揭示了微型核糖核酸miR408通过靶基因ZmLAC9调控次生细胞壁的厚度和维管束的发育参与玉米适应盐胁迫的新机制,该研究结果为培育耐盐玉米新种质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在《植物生理(Plant Physiology)》杂志在线发表。[详细]
西南大学食品学院曾凯芳教授和姚世响副教授等从2015年开始,对柑橘枯水开展了系统的生理学研究,取得一系列有趣的重要进展。[详细]
红葡萄酒的不同风格如何调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袁春龙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他们揭示了葡萄果皮细胞壁成熟度对酒精发酵过程的影响机制,其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食品研究》上。[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家禽营养与饲料创新团队研究揭示酵母细胞壁多糖调控蛋鸡先天免疫和抗炎性应激的分子机制,为提高蛋鸡环境适应力、健康水平、高效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详细]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袁春龙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食品期刊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IF:7.425)上发表了题为 “Skin cell wall ripeness alters wine tannin profiles via modulating interaction with seed tannin during alcoholic fermentation” 的研究性论文。[详细]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吴先军教授团队克隆了调控水稻每日开花时间新基因EMF1,并解析其影响水稻浆片细胞壁发育的分子机制及其潜在应用价值。该成果为杂交水稻不育系的开花习性改良和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提高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因资源。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学知名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详细]
该研究揭示了NAC转录因子ClNAC68介导细胞壁转化酶基因调控西瓜果实含糖量,并介导生长素信号关键因子ClGH3.6调控种子发育的分子机制,为解析西瓜果实糖代谢及种子发育的调控网络奠定分子基础。[详细]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产品生物毒素与过敏原防控创新团队研究发现异硫氰酸酯可显著抑制赭曲霉、炭黑曲霉和黑曲霉生长、孢子萌发和产OTA毒素;在农产品减损防腐保鲜方面,异硫氰酸酯可显著抑制葡萄腐烂,延长其保质期,同时还可抑制真菌在玉米中生长及产OTA;解析其抑制机理表明异硫氰酸酯是通过破坏真菌的菌丝体结构,细胞壁及细胞膜的完整性和下调OTA毒素合成基因表达的方式来抑制真菌生长及产毒。[详细]
据美国联邦公报消息,2022年5月5日,美国环保署发布2022-09622号条例,豁免酵母细胞壁(Cell Walls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残留限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