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粽子
“粽叶飘香五月五,浓情端午共安康”。端午临近,粽子等节令食品进入销售旺季,5月11日,岳阳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岳阳楼区市场监管局、市检验检测中心开展端午节令食品专项抽检。[详细]
为倡导绿色低碳消费,引导社会树立风清气正、勤俭节约良好风尚,鼓励群众选购绿色、环保、低碳产品,减少使用过度包装商品,日前,铜陵市市场监管局印发通知,加强端午期间粽子、茶叶等商品过度包装监管。[详细]
端午节临近,粽子作为传统特色节日食品,已进入生产及销售的旺季。为保障节日食品消费安全,市局组织开展了粽子专项抽检,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节日期间食品安全。这次抽检在流通环节抽取,共安排25批次抽检。抽样场所为商场、超市、便利店、集中交易市场,侧重城乡结合部、农村等重点区域食品经营场所及网络食品经营者。抽检对象包含新鲜类粽子、速冻类粽子、真空包装类粽子等。[详细]
3月18日,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五芳斋承办的《粽子》食品法典国际标准发布会在浙江嘉兴召开。[详细]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称“市场监管总局”)在2023年1月-12月发布的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食品伙伴网统计发现,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共公布了10期食品抽检信息,包括2期月饼和粽子专项抽检,共通报了101批次不合格食品,比2022年的155批次减少34.8%。[详细]
2023年以来,青岛全市市场监管部门以茶叶、月饼、粽子为重点,开展了商品过度包装专项治理行动,依法查处、纠正了一批过度包装违法案件。春节将至,为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有效遏制和打击商品过度包装行为,推动简约绿色消费,现公布一批典型案例。[详细]
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有效遏制商品过度包装现象,今年以来,青岛市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了茶叶、月饼、粽子等重点商品过度包装专项治理行动,依法纠正、查处了一批过度包装违法案件。现公布部分典型案例,倡导商品适度包装,推动简约绿色消费。[详细]
粽子作为时令美味,食品安全需要严格把关。杭州海关所属嘉兴海关在日常监管中加强源头管理,对原料入库验收的项目和频次给予指导并密切监管,推动出口粽子智能化监管、数字化通关。在粽子出口高峰期,开辟“绿色通道”,专员对接企业,解答企业咨询,检验合格后第一时间放行并出具相关证书,确保粽子高效出口。[详细]
按照通知要求,本次检查工作一是要重点针对月饼、粽子、酒类、茶叶等生产企业的产品的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和包装成本等指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食品和化妆品》(GB23350-2021)要求进行检查;二是向企业开展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宣传工作,宣传介绍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意义、目的及相关国家标准,教育引导广大生产者增强环保意识、自觉抵制过度包装商品。[详细]
今年以来,嘉兴海关帮扶“五芳斋”出口粽子近450万元,再创历史新高,在全球疫情形势下实现逆势增长,出口市场覆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助力嘉兴粽子香飘海外。[详细]
由中国粮油学会立项的《粽子专用糯米》团体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请有关单位及专家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并于2023年10月25日之前将《征求意见反馈表》以邮件的形式反馈至学会团体标准工作秘书处,逾期未回复按无意见处理。[详细]
为助力汕尾粽子顺畅出口,汕尾海关对进出口鲜活易腐农食产品等商品设立属地查检绿色通道,实行预约查检、优先查检,做到“随报随查、随查随放”、提高监管水平和验放效率,全力保障农食产品安全便利快速通关。[详细]
近日,黄埔海关所属东莞海关开启粽子出口“绿色通道”,验放今年首批出口香港粽子,共275箱,货值20.7万余元。该批粽子当天抵港上架销售,为香港同胞的餐桌增添了一抹清新粽香。[详细]
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已于9月1日正式实施。本次新国标规定了食品和化妆品的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明确了层数过多、空隙太大、成本太高都属于过度包装,涵盖了糕点、酒类、茶叶、饮料、保健食品等31类食品。其中,对于月饼粽子过度包装问题突出的情况,细化规定月饼、粽子包装不应超过3层;销售价格在100元以上的月饼和粽子,包装成本不超过产品销售价格的15%;月饼和粽子的包装不应使用贵金属、红木等贵重材料。[详细]
根据《标准化法》,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于2021年8月修订发布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21)国家标准,于2023年9月1日起实施。针对月饼和粽子过度包装问题,于2022年5月发布了GB 23350-2021国家标准的第1号修改单,已于2022年8月15日实施。根据社会各方在标准执行过程中反馈的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现将有关问题答复如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