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规范行政许可事项办理,经研究,自2022年4月1日起,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和“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母种、原种)”等2个事项市级实施主体由北京市种子管理站调整为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详细]
2022年4月2日,海关总署发布禁止从动物疫病流行国家地区输入的动物及其产品一览表。[详细]
近期,南充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取了保健食品、餐饮食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制品、酒类、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粮食加工品、饮料、糕点等12大类食品305批次样品,检出53批次样品不合格。发现的主要问题是洗消剂残留量、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超限量使用、质量指标不达标等。[详细]
为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经研究,本局决定自2022年5月1日起,授权朝阳区农业农村局等13个区农业农村局签发省际间植物及其产品(农作物)调运检疫证书。[详细]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和扩种大豆油料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采取过硬措施提高油菜机械化水平,提升机收作业质量,努力减少收获损失,现将油菜机收减损有关工作通知如下。[详细]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布的《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对27批次抽检不合格食品开展核查处置的通知》(市监食检函〔2022〕2?号),涉及新疆1家经营企业。现将不合格食品风险控制情况通告如下。[详细]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取粮食加工品、食用农产品、食糖、茶叶及相关制品、乳制品、饮料、酒类、糕点、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饼干等27大类食品650批次样品,检出其中粮食加工品、乳制品、糕点、方便食品、薯类和膨化食品、水果制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等7大类食品13批次样品不合格。发现的主要问题是,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质量指标不达标、质量指标与标签标示值不符等。[详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畜牧兽医领域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2022年全省畜牧兽医工作要点》和我省畜牧综合执法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要点。[详细]
近期,在市场监管总局组织的2021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涉及山西省2批次食品不合格。[详细]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精神,落实《“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部署,农业农村部决定组织开展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征集推介活动。[详细]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布的《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对27批次抽检不合格食品开展核查处置的通知》(市监食检函〔2022〕2?号),涉及新疆1家经营企业。现将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情况通告如下。[详细]
2022年3月21日,南非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紧急报告,该国西北省(North West)1家农场于3月2日发生口蹄疫(南非2型,SAT 2),涉及1600头牛,其中1100头牛发病,疫点位于此前我国认可的口蹄疫非免疫无疫区内。为保护我国畜牧业安全,防止疫情传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公告如下。[详细]
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2-2023年全国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方案>的通知》(农办种〔2022〕1号)精神,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研究制定了《2022-2023年全省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方案》。[详细]
近期,贵州省市场监管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取餐饮食品、茶叶及相关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豆制品、蜂产品、糕点、冷冻饮品、肉制品、食品添加剂、食糖、食用农产品、糖果制品和特殊膳食食品等13大类食品807批次样品,检出餐饮食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肉制品、食糖、食用农产品和糖果制品等6大类食品中23批次样品不合格。[详细]
2022年4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更新了8条保健食品批件(决定书)待领取信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