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育秧是提高水稻秧苗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水稻生产组织化、规模化和机械化水平的重要措施。推进早稻集中育秧,对稳定早稻生产、减少直播稻面积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气候和生产特点,按照“科学选点、合理规模,暗化出苗、统一育秧,加强田管、壮苗下田”的技术路径,推进早稻集中育秧,为夺取早稻丰收奠定基础。
(一)因地制宜,科学布点。早稻播种育秧期间,温度起伏较大,易受“倒春寒”影响,可因地制宜采用育秧点自行播种育秧模式,也可采用一个育供秧中心、多个育秧点的“1+N”育秧模式。与育秧点自行播种育秧不同,“1+N”模式秧盘叠放在恒温恒湿的出苗室内催芽,出苗整齐后分送到不同的育秧点进行育秧。育供秧中心要求交通便、设备齐全、具备暗化催芽条件,辐射范围30公里为宜。育秧点要求灌溉便利、运输方便、集中连片的田块,宜采用大(中)棚,便于统一管理和农户取秧、运秧,提高育秧效率。育秧点应根据服务大田面积和移栽方式确定规模,以10—20亩为宜,一般按机插秧秧田与大田比1:80—1:90、抛秧秧田与大田比1:30—1:40留足秧田。
(二)优选品种,备足秧盘。根据茬口和种植模式,宜选择苗期耐寒性、感温性、抗病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播种前做好晒种、选种、消毒、浸种等工作,确保种子吸足水分,提高发芽率、整齐度,种子齐芽后抢时播种。一般常规早稻每亩大田备足硬(软)盘30张,用种量4—5公斤,杂交早稻每亩大田备足硬(软)盘25张,用种量2—3公斤。
(三)精选秧田,培肥苗床。精做秧板,板面高低落差不超过1厘米,秧板做好后适当晾晒,沉实床面。播种前1天秧田灌平沟水,待秧板充分吸湿后迅速排干水,亦可在播种前直接洒水,使播种时土壤含水量达到85%—90%。营养土要根据基质类型准备。目前生产中主要有专用育秧基质、旱地土和泥浆3种,提倡使用专用育秧基质,便于机械化流水线作业。育秧基质。宜采用专用育秧基质,按产品说明使用,已添加水稻育秧所需肥料和生长调节剂的基质,使用时不需额外添加其他化肥和生长调节剂。旱地土育秧。选择肥沃疏松、无杂物、病菌少,PH在4.5—6.5的土壤做营养土。对于土壤pH值大于6.5的土壤,应在播种前20天用硫磺粉进行调酸。同时做好床土消毒和培肥工作。泥浆育秧。宜在播种前1—2天,先进行培肥,为培育壮秧奠定基础。
(四)精细整地,适期播种。各地应根据气候条件、种植制度和品种生育期等合理确定播种期。早稻保温育秧的,播种期要求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2℃;大型钢结构拱棚集中育秧的,播种后膜内温度保持在25℃—30℃,二叶一心期以后开始炼苗。基质与旱地土播种摆盘宜采用流水线机械播种,选用性能优良的播种机械,做好播前调试工作并精确计算每盘播种量,播种底土厚度控制在2厘米左右,覆土厚度控制在0.3—0.5厘米。播种后宜堆盘暗化出苗后摆盘上秧板,也可直接摆盘于秧板。摆盘时注意飞边重叠,盘底与床面紧密贴合,防止失水死苗。泥浆育秧播种摆盘要按顺序摆好秧盘,摆盘时注意盘与盘飞边重叠,盘底与床面紧密贴合。摆盘后直接往育秧盘中添加培肥的表层泥浆,注意清除石块、稻茬等杂物,装盘后刮平并沉实2—5小时后精细播种。使用复合肥及壮秧剂的秧板,宜在摆盘后直接装入未经培肥的泥浆土,待泥浆沉实后精量播种。
(五)培育壮苗,适时移栽。秧田管理。采用大型拱棚集中育秧的,摆盘前保持秧板湿润,摆盘后灌一次水,使秧板与秧盘内床土湿润,然后将水排干,之后保持盘土湿润,如盘土发白、秧苗卷叶,早晨叶尖无水珠应及时灌水或喷水保湿。对于叶色褪淡的秧苗,宜在移栽前3—5天施一次送嫁肥,每亩用尿素4—5公斤兑水500公斤在傍晚洒施,施后洒清水洗苗,防止伤苗。耕翻整地。精整稻田,达到田平、泥熟、无残渣,田面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待泥浆沉实后插秧。秧苗起运。早稻机插秧叶龄以3叶1心期为宜,秧龄控制在18—23天,秧苗要做到随起、随运、随栽。秧苗可随盘平放运至田头,也可起盘后卷起叠放于运秧车上,堆放层数以2—3层为宜。机械栽插。宜选择行距为25厘米的高速乘座式插秧机进行机插。栽插深度控制在1.5—2厘米,要求机插后秧苗不漂、不倒。对连续缺3穴以上以及机械无法作业的区域,应及时人工补苗。
来源:农业农村部水稻专家指导组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TAGS:
水稻 食品安全 机械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图文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业用途。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文章内容中图文的真实性、完整性等未经本站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 南京农业大学生科院沈振国团队和蒋建东团队合作在植物生长促进细菌-植物-微生物组互作关系方面取得新进展
下一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单卫星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在《ThePlantCell》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