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基因安全评价与检测创新团队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合作完成了玉米基因飘流最大阈值距离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为转基因玉米基因飘流风险管控提供重要参考。相关结果发表在《进化应用(Evolutionary Applications)》上。
我国农业农村部已批准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并开展了产业化试点工作。产业化中,转基因玉米与非转基因玉米将会存在共存,可能存在外源基因飘流的风险。为保障玉米产业稳定有序发展,细化科学合理的阈值管理措施,优化和调整距离隔离的转基因飘流控制措施,开展玉米基因飘流研究对于转基因玉米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该团队对玉米基因飘流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阐明了玉米基因飘流的基本规律及其生物学和气象学主控因子,引入了数量竞争力和遗传竞争力参数,建立了具有广泛适应性的玉米基因飘流模型,使模型具有广泛适应性;利用模型计算并预测了我国24个省(市、自治区)2057个玉米主产县在过去60年基因飘流率随距离变化的规律和最大阈值距离,绘制出我国玉米基因飘流最大阈值距离的空间分布图。该结果为中国转基因玉米隔离距离的设置和玉米杂交制种中自交系原种繁殖区的空间隔离距离提供科学依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胡凝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生物所裴新梧研究员和李新海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论文得到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eva.13361
TAGS:
转基因 食品安全 基因 玉米 检测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图文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业用途。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文章内容中图文的真实性、完整性等未经本站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 华中农业大学在揭示优质水稻秸秆绿色高效转化纤维乙醇和纳米材料机制方面取得多项进展
下一篇: 华中农业大学在表观遗传修饰调控稻瘟菌致病机制方面获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