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选择所经营的产品时,要注重的并非是生产企业所描述的未来前景有多好,应关注的是通过对该产品的经营,从中能获取多大的利润。“实际盈利率”的估算是选择经营产品的主要标准,同时也需评估“投入产出比”和“风险系数”的承受力。
1.实际盈利率----经销商能分多大的“蛋糕”
经销商在选择产品时首先考量该产品的批零价格体系,留给经销商的利润空间有多大。一般而言新品进入市场,对二批商的毛利率不得低于12%,而对KA系统的毛利率不得低于30%.经销商在经营新品时不仅仅考虑储运成本、人力成本、**成本、税收等,更应当注意产品的损耗率和资金占有成本。通常新品的损耗是高于成熟产品的,零售终端的退货率也相应较高。在新品推广阶段,产品动销速度较慢,资金周转率较低。因此,如没有合理的利润空间,该产品是没有“钱”途的。
2.生产厂家的经济实力--看厂家枪中有多少**
新品推广的主力军是厂方,没有厂方对启动市场在人力、物力上的投入,产品是很难打开局面的。企业产品的市场投入往往会走两个极端:一是没有投入,采取裸价运作。产品卖好卖坏,全凭经销商的本事。生产企业决定着产品的未来发展,优秀的企业必然有系统的市场运作体系。先期阶段就在人力和物力上给予足够的投入,并且这种投入是长期稳定的,是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的。二是企业不惜成本的投入,超越了企业的承受能力。经销商应该思考这种投入能维持多久,该企业能生存多久?
3.产品的市场潜能--枪打出头鸟
若新品所处的行业已高度成熟化,其发展的空间非常小。在高度成熟的行业必然已存在一至三家垄断性的企业,它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市场保护壁垒。这给新品的推广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如王老吉推出凉茶的概念,众多企业予以跟进,但至今尚无成功的案例。所以,经销商在选择高度成熟化行业内的产品时必须保持慎重态度。
4.厂家销售员的专业化程度--掂掂他的分量
厂方销售人员的素质及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代表着企业整体的经营水平,也意味着在后期合作中能否保持顺畅,能否实现预定目标。经销商界定厂方销售员的敬业程度、工作能力和专业知识面,也是选择合作与否的重要因素。
5.当前的市场容量--树上的桃子谁来摘
选择市场容量相对大的产品,就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如产品的市场容量过于狭小,往往会有漫长的推广期和市场培育期。这就需要经销商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物力,而真正取得收获的未必是自己。对这类产品,经销商应当全面评估生产企业的热情能维持多久。
6.产品的未来发展前景--短线产品能做吗
选择产品时,一个合格的经销商至少需要预判这类产品未来三五年的发展前景。经销一个有发展后劲的产品,是*能带来可观利润的。做企业,切忌贪图蝇头小利;做市场,*忌讳急功近利。一个没有未来的产品,往往会让经销商的名誉受损,地位下降。这不是一点儿**可以弥补的。经销商要塑造自己的品牌地位,离那些短线产品远一点儿。取不义之财,非君子所为。
7.产品的生命周期--爱你能否到永远
生产企业市场经营中**式的行为,往往机会与风险同在。经销商遇到这样的企业时,应适当控制经营规模,不宜让自己陷入过深。“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8.产品与公司渠道相匹配--合适才是硬道理
快速消费品行业内的经销商的经营范围越来越细化,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优势产品,舍弃一些鸡肋产品,是精明老板们的明智选择。因为不同品类的产品,其销售渠道、经营模式、运作方式等方面都有差异。如做饮料的经销商转去经营酒类,就难度重重。经销商应该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自己的优势领域,以增强在某个品类的影响力,以实现利益的*大化。因此在选择产品时,经销商必须考虑所引进的新品是否与自己现有的渠道相匹配。为一两个新品重新调整自己的现有渠道结构,往往是弊大利小。
9.不透支财力--“活着”永远是**位的
经销商老板作出任何决策时,都会隐藏着经营风险。越是看似没有风险的经营行为,风险系数越高。比如厂家销售人员无条件承诺各种优惠条件,看似这笔生意是稳赚不赔的,但经销商更需警惕:厂家兑现承诺的可能性有多大?经销商在作出决策时,应往*坏的结果去想,往*好的结果去努力,必须将所有可能产生的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一个意外事件的发生所带来的损失,至少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
10.产品的发展潜能--撒出的种子,能收获多少
许多经销商往往关注某个产品留给他的利润空间,而忽略了投入产出比。国内消费品行业有个怪现象:好卖的不赚钱,赚钱的不好卖。那些**产品的销售量大、资金周转速度快,但利润薄;而那些利润空间较大的产品,销售量却比较小,资金周转速度慢。因此经销商要学会计算每一个产品的投入产出比,投入产出比越高,对公司的贡献越大,这类产品才是你的“摇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