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在这样的大的经济背景下,中国的食品产业到底还有没有机会了?它的机会又来自于哪里呢?了解新趋势,谋求大发展,经销商必看秘籍!
我们认为机会来自于三个部分
1.持续进行中的城镇化:截至2014年,城市人口占比已达到54%。根据政府目标,这一数字将在2020年达到60%。由此可见,在下一个五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仍有相当的提升空间区。持续进行中的城市化是推动中国居民购买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乳制品、肉类、水产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的需求将持续得到支持。
2.中产阶级的崛起:随着经济增长,未来五年全国中产阶级占人口的比例将继续增长。而中产阶级崛起有利于中国向“消费型”经济的成功转型。高品质食品的需求也将得到有力的支撑。
3.“千禧一代”及“二胎政策”放开:目前,“千禧一代”已经占到全国人口的30%,正在逐步成为消费主力。下一步,随着国家对“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将有利于改善中国整体的人口结构,新增人口将成为驱动食品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健康食品、乳制品将获得更大增长空间。
中国食品产业的五大趋势
基于以上消费背景的分析,我们认为2016年中国食品产业有以下五大趋势。
趋势一:“新常态”下,食品行业增长放缓,未来的发展更加依赖“价值驱动”。
食品行业与中国经济总体的增长是相类似的,都是由过去的数量驱动逐渐转化为价值驱动,由吃得多向吃得好转变。
拿乳品行业为例,首先,乳品行业现在还在持续增长,但是增长的速度开始趋缓。
**是消费将出现分化,高收入消费将成为乳品消费升级的主要推动力量。
第三是乳品的高端化趋势也是非常明显的,包括进口的牛奶,乳酪的消费,奶酪的消费,特别是婴幼儿,婴幼儿配方奶粉高端化的趋势和进口的偏好非常明显。
趋势二:食品消费不断升级并逐步走向成熟,在品类、渠道和区域上都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是品类的分化,温饱性的支出比例在减少,而体现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的消费支出在逐年增加。**是消费渠道出现分化,在零售环节,我们新型的渠道在持续地增长,形成对传统渠道份额的不断残食,和传统的大卖场相比现在的小型超市和便利店发展的更好,电商渠道更是对传统商超构成了压力。第三是食品消费的区域分化,一线城市仍然是快消品的重要阵地,但已经不是增长*快的地方,中小城市的年复合增长率已经到了7.7%。
趋势三: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视。
特别是2015年中国实施的《食品安全法》,短期内无疑会提升企业的成本,但长期看,有助于行业的优胜劣汰,龙头企业树立健康的品牌形象。
趋势四:电子商务正在重构中国食品行业。
一是电商食品的消费中生鲜食品消费比较大;
二是进口食品的销量占中国线上食品消费的13%,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综合性的电商平台,或者说垂直性的食品电商平台现在基本上都声称能够从产地直接进口食品。
趋势五:中国食品面临全面转型的压力,正推动商业模式升级。
中国食品农业产业正在遭受“成本地板上升”和“价格天花板下降”的双重挤压,行业和收入的利润双双下滑。“中国制造”已经丧失低原料价格、低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优势,倒*中国食品产业必须摆脱依靠同质化价格战的终端竞争,依靠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来重构我们的商业模式,要转向整合优化产品链的价值竞争。
总的来说未来食品行业的关键词应该是,以品质消费为导向的健康化、小品种化、特色产品,会在以00后为主崛起的消费时代里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6年中国食品四大行业的机会点
在报告中我们也对2016年中国食品四大行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别是饮料,酒水,休闲食品和调味品行业,并发现了一些行业发展的机会点。
一、饮料行业的5个机会点
1.近水饮品
2014年软饮料行业销售额增速为7.47%,而近水饮料销售增幅预估为28%-33%左右,远高于行业增速。2015年近水型饮料市场新品推出不断,其增幅更是比去年更高。
2.果蔬汁
全球果蔬汁消费持续增长,增幅*大的消费市场将在亚太地区。进入21世纪,我国的果蔬饮料生产逐渐得到发展。虽然果蔬饮料产量在逐年增加,但是它在我国36个大城市的渗透率仅为35%左右,市场占有率较低,市场空间仍然十分广阔。据技术统计,目前我国每年人均年果蔬消费量仅1 kg左右,而发达国家果汁饮料的人均年消费量为:美国45 kg,德国46 kg日本和新加坡16~19 kg。
3.即饮咖啡
2014年中国的咖啡消费量达到50万吨以上,市场零售额接近600亿人民币,中国的咖啡消费以每年15%-20%的幅度增长。尽管中国目前人均年咖啡消费量为5杯,而同处东亚地区的日本和韩国年人均消费量约为300杯,而世界平均值在240杯左右。同时,巨大的人口基数,更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具潜力的咖啡消费大国。
4.植物蛋白
预计到2018年我国植物蛋白饮料市场规模将达到733亿元左右。 植物蛋白饮料的空间十分广大,目前市场上除了核桃乳有代表产品养元六个核桃,杏仁乳有露露外,其他原料目前都还没得到开发,具有爆款品类的潜力候选者众多。
5.天然小品种
目前中国饮料大的板块主要是碳酸、果汁、植物蛋白饮料、茶饮料、乳饮料、本草饮料等,品类格局已经逐渐形成。碳酸饮料以两乐为代表,其他企业基本没有机会。果汁市场汇源一枝独大。凉茶饮料市场则是王老吉与加多宝两大老虎。茶饮料市场康师傅和统一两强相争。
乳饮料市场娃哈哈一枝独大。植物蛋白饮料六个核桃、露露及椰岛成三足鼎立之势,其他企业基本没有机会。
而小品类的饮料未来掘金空间巨大,在大潮流和大品类的市场下,小品类是当前市场掘金的高地。大品牌、大品类增长乏力,小品类特色饮料,小而美的特点和价值会更加凸显出来。
二、酒水行业的6个机会点
1.健康白酒
全国白酒增长缓慢,而养生酒市场规模约达130亿人民币,养生酒行业正以年均30%的增速高速发展。专家预测,以后保健养生酒市场将成长为继白酒、葡萄酒和啤酒之后,国内酒业的第四大市场。据分析,在国际市场上,养生酒消费量占酒类消费总量的比例约为12%;而在我国,白酒的市场容量是5000亿元,若按12%的比例计算,养生酒的市场规模应在600亿元左右,显然,与目前的130亿元相比,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2.传统露酒
露酒作为“黄白果露啤”五大酒品类中的一员,随着中国经济步入富裕型社会,占30%人口总量的00后人群崛起,露酒未来的发展将保持在15%以上稳步提升。
3.新潮果酒
果酒的市场总规模达到了1196亿元,非葡萄酒的果酒市场规模为120.8亿人民币,占整个市场的10.1%,且呈现逐步扩大发展态势。目前,我国果酒销售额的年增长率为15%,预计2018年果酒行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
4.进口啤酒
2014年,国产啤酒消费3000多亿元,而进口啤酒只有80亿元,仅占2.667%,目前进口啤酒还处于非常初级的市场,潜力远远没有被释放。
5.区域特产酒
近年来,白酒行业不断发展,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如果说2013-2014年是“去库存年”,2014-2015年是“去产能年”,那么2015-2016年可以说是“去主体年”。对于区域特产酒来说,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三、休闲食品行业的4个机会点
1.坚果类
在食品行业大多数企业增速放缓之际,坚果炒货行业却依然保持着高增长。据了解,2014年国内坚果炒货行业沿袭了过去两位数增长,销售额高达1117亿元,占据休闲食品行业三分之一的江山。经济越不景气,坚果卖得越好,口红效应再次凸显。
2.健康烘焙
据业内人士预测未来30年烘焙市场仍将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二三级城市的烘焙市场容量的增长速度可接近30%,2017年我国烘焙食品行业销售收入预计达到4700亿元。
居民对食品的消费也将从生存型消费加速向健康型、享受型消费转变,从“吃饱、吃好”向“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转变。也将推动烘焙食品消费总量持续增长。
3.特色小食
2004-2014年间,小品类休闲食品行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全行业产值从2004年的约540.08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约3875.32亿元,净增长约3335.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1.78%。
4.肉干果脯
从2004年到2014年的10年间,全国休闲素食蔬果行业年产值从2004年的50.82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779.53亿元,10年间净增长728.7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为31.40%,在小品类休闲食品行业中,这属于增长*快的行业,体现出蓝海产业的特征。
四、调味品行业的3个机会点
调味品行业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当下呈现出明显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品牌集中度提高的发展趋势,企业间的竞争不再是单纯的生产销售规模的竞争,而更多地体现为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增长和变化的竞争。
1.高端调味品
据行业调研发现,目前中端零售价在3元以下的酱油消费量有所下降,而零售价在3~5元的产品大概保持10%左右增长,5~8元的产品保持15%增长,8元以上酱油品牌增长*快。未来越高端的调味品增速越快。生活品质改善、家庭消费升级往往没有回头路,优质高端产品一旦被市场接受,业绩应该较为稳健,很大可能只升不降。
2.开胃佐餐
老干妈销售额超过了60亿元,成了佐餐开胃菜行业名副其实的巨头,同时继续延续了多年以来在香辣酱领域的的代表企业地位。仲景香菇酱则用了短短的5年时间销售额从零到5亿,上到国宴餐桌。
3.传统特色
调味品行业拥有几千年的历史,期间孕育出一大批***企业。随着人们对一些传统酿造工艺的认知、原生态的消费理念的回归再加上国家的政策扶持、资本市场的追逐,很多***企业也必将焕发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