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畜牧
青贮饲料是牛羊特别是奶牛养殖的必备饲料。2021年我国部分地区受罕见秋汛影响,一些奶牛养殖场青贮玉米收储量不足,青贮饲料储备供应出现一定缺口。为便于牛羊养殖场合理选择青贮饲料作物品种,科学组织种植收储,确保青贮饲料储备充足、均衡供应,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会同全国畜牧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和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制定本指导意见。[详细]
新疆畜牧业博览会已举办四届,共有区内外753家企业参展、专业观众达到38650人次,获得展商及观众的一致好评,架起了新疆畜牧产业与国内外畜牧行业间交流合作的桥梁,被业界评为国内畜牧行业最有价值的会议会展之一,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第五届新疆畜博会” 计划展览面积20000平米,期间举办论坛、技术研讨和商业活动。[详细]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发布一周国际动物疫情动态-390期(12月15日-12月21日)。[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牛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成功构建了国际首个肉牛高质量组织基因表达图谱。该图谱具有组织涵盖广、分辨率高及可参照性强等优点,为新基因挖掘及功能验证提供了重要数据库,同时为深度解析肉牛品种形成过程性状遗传基础及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详细]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发布一周国际动物疫情动态-389期(12月8日-12月14日)。[详细]
根据海南省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程序》要求,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海南传味番鸭养殖有限公司、胤裔嘉积鸭养殖场、史凤玲嘉积鸭养殖场等单位共同完成了团体标准《琼海嘉积鸭种鸭饲养管理技术规程》《琼海嘉积鸭肉鸭饲养管理技术规程》《琼海嘉积鸭》的起草工作并形成征求意见稿。[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牛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利用牛胎儿骨骼肌成肌分化体外模型,揭示了牛骨骼肌发育过程中的染色质可及性和转录动态调控模式。[详细]
为贯彻落实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指导意见和畜间布病防控五年行动方案要求,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近期调度整理了各地布病免疫县和免疫奶牛场名单,现印发你们,请据此进一步针对性强化布病免疫、监测、调运、检疫监管等措施。[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肉羊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对光周期处理不同时间点绵羊下丘脑的转录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光周期调控绵羊下丘脑的关键通路,并构建了mRNA-mRNA和mRNA-lncRNA互作调控网络。[详细]
“东北三省畜牧业交易博览会(东北三省家禽交易会)暨哈尔滨奶业博览会”(以下简称:牧博会)自1992年开始,立足东北,辐射全国。每年举办一届(疫情防控除外),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8届,累计服务了参展企业一万多家,接待了专业观众近百万人次,已在全国行业内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直承载着畜牧行业东北风向标,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详细]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二十七次年会日前在杭州召开。在大会开幕式暨行业领袖论坛上,来自主管部委领导、科学家、行业资深专家、企业家们就乳业发展形势,科技发展方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路径以及乳制品行业十三五取得的成就及十四五发展目标奉献了精彩的演讲报告。下面为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处长卫琳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二十七次年会上的致辞。[详细]
4月11—12日,由牧医所牵头起草制定的《苜蓿半干青贮质量评定 综合指数法》《全株玉米青贮质量评定 综合指数法》两项农业行业标准预审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召开。[详细]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发布一周国际动物疫情动态-388期(12月1日-12月7日)。[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牛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成功构建了具有组织涵盖广、分辨率高及可参照性强等优点的国际首个肉牛高质量组织基因表达图谱。[详细]
据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发布的疫情信息,食品伙伴网不完全统计,2022年11月全球发生非洲猪瘟疫情487起,其中家猪83起,野猪404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