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贝类
8月28日20时11分,抖音某用户通过平台发布视频称在延吉市西市场某海鲜摊床购买的扇贝存在过量泥沙现象。延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收到相关线索后高度重视,指派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调查,现将调查情况通报如下:经查,该店营业执照注册名称为延吉市西市场耿君水产摊床,对外名称为西市场文霞海鲜批发摊床。执法人员对现场未拆包装的扇贝进行抽查,通过抽查发现个别扇贝与视频反映的情况相符。执法人员已责令该店将扇贝全部下架并停止销售,同时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该店贝类海产品进行食品安全检测。[详细]
2023年11月3日,澳新食品标准局发布268-23号通告,其中一项内容为批准修订食用双壳贝类中生物毒素限量标准(即A1243号提案)。[详细]
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李加琦等研究发明的“一种测定养殖贝类碳酸钙沉积速率的方法及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2010431782X。[详细]
2023年10月20日,澳大利亚农业、渔业和林业部(DAFF)发布IFN14-23号通告,更新双壳贝类及其产品进口要求。[详细]
2023年9月15日,巴西政府公报发布SDA/MAPA No884号条例,批准食用双壳贝类国家卫生监测计划(MoluBiS)。[详细]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21年度的统计数据(2021年5月1日—2022年3月31日),在各国输日的淡水鱼类、河豚类、双壳贝类、冷冻鱼类等水产品类中,中国输日数量位列第一,同时基于日本国内新规的生效实施,要求部分输日水产品必须随附合法捕捞证明等文件,本次食品伙伴网带大家一起梳理输日水产品的监管制度。[详细]
为深入推动行业创新发展和品牌建设,现食品伙伴网征集水产加工企业优秀创新产品,在一年一度的水产大会活动现场设置“明星产品”展示区,现场做产品展示,并综合评选“水产预制单品风云榜”,包括佛跳墙、虾蟹类、贝类、预制一条鱼等单品品类,并现场颁奖,明星企业代表更有机会在会场做会议主题发言,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详细]
8月23日,中科学院海洋所与青岛前沿海洋种业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座谈暨签约仪式。海洋所所长王凡、前沿海洋种业公司总经理郭希瑞出席会议并致辞。海洋所科研处、人事处、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负责人,贝类研发团队相关成员,前沿海洋种业公司财务、研发部门负责人等参加签约仪式。[详细]
2023年7月6日,澳新食品标准局发布250-23号通告,拟修订食用双壳贝类中生物毒素限量标准(即A1243号提案)。[详细]
来自SeafoodSource 11月23日消息,通胀继续影响海产品在美国市场的销售,但10月份销售较前几个月的下降小幅缩窄,罐头类海产品价格上浮12.5%,冷冻类海产品价格上浮10.2%,新鲜类海产品价格上浮4.2%,而新鲜贝类海产品价格下滑2.7%。[详细]
来自SeafoodNews 9月28日消息,越南蛤蜊是贝类出口的主导产品,占出口份额的73%,2021年出口额达到1.03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52%。[详细]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贝类遗传资源与育种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Food Chemistry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扇贝横纹肌和平滑肌之间的磷酸化差异,获得横纹肌糖酵解相关的特异磷酸化位点,这不仅有助于解析海洋贝类肌肉品质形成的分子机理,而且对于加快扇贝肉质性状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详细]
该研究通过对虾夷扇贝闭壳肌主要细胞类群的分类鉴定,绘制了神经、肌肉和血淋巴等细胞类群的分化轨迹,揭示了间充质干细胞参与多样化的基因转录调控,不仅为贝类细胞类型、干细胞维护及细胞分化等研究奠定基础,而且为扇贝优良品种培育提供重要科学依据。[详细]
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孙晓杰等研究发明的“一种贝类中三嗪类除草剂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20101153086。[详细]
近日,分子生物学与进化领域权威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在线刊发了中科院海洋所贝类遗传与进化研发团队关于牡蛎高温适应进化机制的研究论文。这是该团队继在nature、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发表牡蛎适应进化及种质资源格局形成机制研究论文后,在牡蛎环境适应进化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进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