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鱼类
来自SeafoodMedia 11月15日消息,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近6个月的鱼类产品贸易量22000吨,价值为400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和1%。[详细]
近期,俄罗斯海鲜贸易界对政府计划中的禁令表达了担忧,该禁令将阻止法罗群岛鱼类产品进入俄罗斯市场。俄罗斯最大的海鲜贸易协会已正式请求农业部重新考虑这一决定,强调法罗群岛进口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关键供应作用。[详细]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10月28日电 俄罗斯渔业署援引海关总署数据发布消息称,今年头9个月俄中两国鱼类产品贸易同比增长86%。[详细]
近日,欧盟鱼类加工与贸易协会(AIPCE-CEP)致信欧盟委员会,要求在2025年1月1日前解除对俄罗斯海产品的贸易制裁。[详细]
来自SeafoodMedia 10月3日消息,俄罗斯农业部长Dmitry Patrushev在圣彼得堡举行的国际渔业论坛上表示,俄罗斯今年向8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鱼类产品,2022年出口目的地有60个,2021年有58个。[详细]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东京9月28日电 日本共同社援引日本财务省的最新数据报道,中国8月份从日本进口的鱼类和海鲜比去年同月减少了75.7%。[详细]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养殖室在鱼类脂肪分解代谢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详细]
由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鱼类营养与饲料研究室王连生、吴迪等人开展的“低蛋白条件下α-酮戊二酸调控鲤鱼肠道屏障研究”工作取得新进展。[详细]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院级海湾与岛礁水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创新团队对万山群岛差异化生境下的主要鱼类群落营养生态位研究取得新进展。[详细]
草鱼是我国养殖产量最大的鱼类,但是腹腔脂肪堆积严重影响了其健康生长和养殖效益。尽管有些学者探究草鱼肝脏脂肪堆积的成因,但其分子机制仍未完全理解。近年来,肠道菌群对人类肝脏健康起着至关重要作用,肝脏与肠道菌群之间存在的共生关系依赖于复杂的分子对话---“肠-肝轴”,即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胆汁酸等)通过肠道进入血液、再通过循环到达肝脏后调节其功能代谢。探究“肠-肝轴”分子对话可能是阐明淡水鱼肝脏脂肪堆积机制的最有效方式。[详细]
12日,卡利亚里市宪兵在当地一家中餐厅内查扣约250公斤来源不明的鱼类产品。[详细]
俄罗斯 Rosselkhoznadzor 在加强放射控制的框架内,检查了在福岛一号核电站低放射性水排放地点附近收获的 443 批鱼产品。该部门的新闻部门表示,在所研究的批次鱼中,未发现放射性指标超出允许标准。[详细]
珠江水产研究所观赏渔业研究室外来物种与生态安全创新团队基于全球143个国家3119个流域14953个淡水鱼类物种发生数据库,构建了全球淡水鱼类系统发育树,绘制了迄今最综合的国外引入和区域转移外来鱼类的全球地理分布图,分析了驱动这些外来鱼类地理分布的谱系相关机制,发现不管是国外引入还是区域转移鱼类,随着与本地鱼类群落亲缘关系接近其发生概率逐渐增加,即在近亲出现的本地群落中,外来鱼类更有可能成功定居。[详细]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符拉迪沃斯托克9月6日电 据俄联邦兽医和植物检疫监督局滨海边疆区跨区管理局消息,自今年年初以来,远东地区向中国出口的鱼类产品增加了1.5倍,达到66.0687万吨。[详细]
据《菲律宾星报》8月21日报道,菲渔民团体全国小渔民组织联合会(Pamalakaya)对政府计划于2023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进口35000吨远洋鱼类(包括圆鲹鱼、脂眼凹肩鲹、鲣鱼、月亮鱼和鲭鱼)表示强烈不满,指出进口导致本地鱼类(尤其是圆鲹鱼)价格下降,对小渔民的生计构成威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