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黄曲霉

TAGS为黄曲霉的查询结果

  • 不少人都视花生酱为面包多士的「良伴」,不但美味可口,亦含不饱和脂肪酸,可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与热量。然而,消费者委员会测试了20款坊间较普遍花生酱样本,结果在6成样本中检出可损害肝脏功能的黄曲霉毒素,其中2款的黄曲霉毒素B1含量更超出欧盟标准上限;测试结果亦发现花生酱虽含有益不饱和脂肪酸,但9成半样本均属於「高脂」食物,长期过量摄入会导致肥胖,并增加患上心血管病的风险,消费者宜留意食用分量,少食多滋味。[详细]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粮油减损与真菌毒素防控创新团队筛选获得一株可同时高效降解粮食中AFB1和ZEN的不动杆菌,72h内可完全降解5 μg/mL的AFB1和ZEN。研究发现,该菌表现出较好的耐高温性,且降解温度越高,AFB1和ZEN的降解率越高,对AFB1的最适降解温度为80℃,对ZEN的最适降解温度为60℃;同时还具有广泛pH适应性,在pH为5-10时,对AFB1和ZEN的降解均可达到90%以上;且Na+、Cu2+和K+可显著提高该菌的降解能力。[详细]

  • 为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为科学防控霉菌毒素提供数据支撑,近日,牧医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调研了牛奶、羊奶、水牛奶、骆驼奶和牦牛奶等5种特色奶畜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1污染情况,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毒理学专业期刊《Toxins》上。[详细]

  • 23. 韩国召回黄曲霉毒素超标的炒花生- 国际预警 2024-04-25

    4月5日,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MFDS)发表消息称:韩国某食品企业生产、销售的韩国国产炒花生产品中检测出黄曲霉毒素超标,命令其停止销售并召回相关产品。[详细]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质标所“饲料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创新团队创制了可高效吸附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实现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和玉米赤霉烯酮等5种霉菌毒素的同步、高效、安全、低成本去除。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上。[详细]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基于全转录组学分析,建立了黄曲霉毒素M1(AFM1)和赭曲霉毒素A(OTA)发挥肠道免疫抑制作用的竞争性内源RNA网络,并揭示AFM1和OTA诱导免疫抑制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详细]

    披萨
    披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