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克隆

TAGS为克隆的查询结果

  • 31. 番茄团队揭示番茄果实发育新机制-食品科技 2024-04-25

    研究克隆鉴定了番茄果实(果尖)发育基因POINTED TIP (PT),揭示了该基因控制番茄果实远端形态的遗传基础及分子机理,为番茄果实远端形态的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基因资源。[详细]

  •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科院李志琼教授团队博士后唐妮在国际知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发表了题为《西伯利亚鲟脂联素分子克隆、表达和食欲调节功能》(Molecular cloning, expression and appetite regulation function of adiponectin in Siberian sturgeon (Acipenser baerii))的研究论文。[详细]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优异基因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联合诺禾致源、美国佐治亚大学等多家单位,通过解析大豆地理扩张与育种的全基因组特征,提出大豆进化路线,发掘了大豆不同进化阶段受到选择的候选基因,从中克隆了一个重要的开花基因GmSPA3c。8月19日,该成果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在线报道。[详细]

  • 07月29日,华中农业大学玉米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题为“Cloning southern corn rust resistant gene RppK and its cognate gene AvrRppK from Puccinia polysor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成功克隆了广谱持久抗玉米南方锈病基因RppK。感病条件下,该基因能显著提高玉米对南方锈病的抗性,并增加产量11.9%-17.1%;而正常条件下,该基因对产量没有影响。[详细]

  • 近日,以万建民院士领衔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克隆了水稻株型调控新基因DHT1,并对其调控水稻分蘖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解析,揭示了其通过调控独脚金内酯受体基因D14的转录和剪接来调控水稻分蘖的新通路。[详细]

  •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吴先军教授团队克隆了调控水稻每日开花时间新基因EMF1,并解析其影响水稻浆片细胞壁发育的分子机制及其潜在应用价值。该成果为杂交水稻不育系的开花习性改良和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提高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因资源。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学知名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详细]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陈化榜研究组致力于玉米单向杂交不亲和的研究,并取得系列实质性进展(Zhang et al., 2012/Liu et al., 2014/Wang et al., 2018/Zhang et al., 2018)。近日,科研团队全面解析了Ga2位点的遗传规律,通过图位克隆获得了Ga2位点的雌、雄决定因子,并揭示了其单向杂交不亲和机理。[详细]

    披萨
    披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