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稻瘟病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在《植物生理》( Plant Physiology )上在线发表了题为“Rice catalase OsCATC is degraded by the E3 ligase APIP6 to negatively regulate immunity”的研究论文,报道了稻瘟菌效应蛋白AvrPiz-t和水稻E3泛素连接酶APIP6共同靶向过氧化氢酶OsCATC,通过调控活性氧的积累调节稻瘟病抗性的分子机制。[详细]
该研究合成了一种既可抑制稻瘟病病菌(Magnaporthe grisea Barr.)又可以吸附去除稻田残留农药的磁性MOF复合材料。[详细]
该论文揭示了稻瘟病菌附着胞特异表达蛋白MoMas3和MoMas5抑制水稻免疫反应,促进稻瘟病菌在植物细胞中活体营养生长的致病新机制。[详细]
5月18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网站发布公告,拟提名“高抗稻瘟病高配合力水稻骨干不育系蓉18A的创制与应用”等43个项目(人选)申报2022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并公示了拟提名项目情况。[详细]
近日,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王琼博士与日本冈山大学Yoji Kawano 教授联合在Plant, Cell & Environment 杂志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水稻抗病蛋白Pit N末端Coiled-coil结构域中三个保守氨基酸在其抗稻瘟病及亚细胞定位中的作用。[详细]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稻-病原菌互作团队,揭示了温度影响稻瘟病发生的机制,为科学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有效防控稻瘟病的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2月23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详细]
2月14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度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农业领域项目立项结果。现确定对《适宜机直播并抗稻瘟病的优质水稻新品种(系)选育》等35个项目立项资助,市科委资助2345万元,其中2022年拨款1876万元。[详细]
学界公认产量和抗性是农作物生产中两个相互拮抗的关键因素,提高抗性往往以降低产量为代价。针对这一瓶颈问题,近日,四川农业大学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文明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就揭示了水稻miR1871b-OsMFAP1模块协同调控稻瘟病抗性和单株产量的机制,为培育具有高抗性、高产量水稻品种找到了新的突破口。[详细]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群体微生物研究中心邓懿祯教授课题组与新加坡淡马锡生命科学研究院Naweed Isaak Naqvi课题组合作,在国际知名植物生物学期刊《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IF2020=7.061,生物学一区)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