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生物
2024年1月30日,美国食药局(FDA)发布《行业指南:食品危害分析和风险预防控制》,该《指南》称相关风险预防控制措施可以帮助相关方对其食品安全工作应用主动、系统的方法,落实预防控制措施从而保护食品、消费者免受生物、化学(包括放射处理)、物理危害。[详细]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和《兽药注册办法》规定,经审查,批准北京中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6家单位申报的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耐热保护剂活疫苗(La Sota株+H120株)等6种兽药产品为新兽药,核发《新兽药注册证书》,发布产品工艺规程、质量标准、说明书和标签,自发布之日起执行。[详细]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近日Lallemand作物保护公司扩大了其生物植保产品组合,推出了两种新的生物农药。[详细]
2022年以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创新团队紧扣热带特色资源食品研究方向,发表SCI论文147篇,其中:在中科院大类一区TOP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7篇。食品质量与安全创新团队在生物发光免疫传感器、高效比色传感器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以胡枝子单花蜜为研究对象,挖掘出胡枝子蜜中所含特殊生物活性成分——山奈酚-3-O-半乳糖苷,该发现为胡枝子蜜的质量分级及蜜种区分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食品研究国际(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上。[详细]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Eden Research 近日宣布其生物杀菌剂Mevalone(3.3%丁香酚+ 6.6%香叶醇+6.6%百里酚)已获波兰监管机构批准。[详细]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兽药注册办法》和《兽药注册评审工作程序》(农业农村部公告第392号)规定,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研制的牛结节性皮肤病灭活疫苗(NMG株,悬浮培养)等2种兽药,已通过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应急评价,现发布2种兽药的工艺规程、质量标准、说明书和标签,自发布之日起执行。[详细]
近日,中国热科院生物所和三亚研究院香蕉遗传改良团队研究揭示了香蕉淀粉降解关键酶基因作用机制。[详细]
近日,中国热科院海口站在鉴定西番莲脂氧合酶(PeLOX)基因家族参与果实成熟和酯的形成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成果阐述了西番莲脂氧合酶基因家族在非生物胁迫诱导和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分析了该家族成员在西番莲各器官中的组织特异表达特征,获得了其中一个成员PeLOX4参与果实成熟和酯形成的生物学证据。这一发现为西番莲LOX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详细]
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蒋增杰等研究发明的“基于群落水平的海洋贝类生物生理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1610956599.5。[详细]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生物信息学及应用创新团队自主研发了新一代模块化遗传育种智能计算机仿真模拟Blib平台,为作物育种方法和育种流程的比较和优化、生物信息和遗传大数据的有效育种利用、分子设计育种和全基因组选择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实用的模拟预测和决策支持计算机工具,相关研究结果已经获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登记号:2020SR123853),并于近日在线发表于《生物学通讯(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资源昆虫生物学与饲养团队和中国计量大学通过比较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工蜂对蜂王信息素识别的差异,揭示了嗅觉受体对蜂王信息素的识别在维持蜂群组织稳定性中的关键作用,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详细]
该项研究发现轻度盐胁迫能够促进韭菜的风味相关次生代谢物积累,并据此创新了微咸栽培技术,使水培韭菜辛辣风味达到露地栽培韭菜水平,为解决水培韭菜“味淡”的产业难题,提供了一项轻简实用的技术方案,进而通过揭示该技术的分子机理,为技术应用推广提供了科学理论支撑。[详细]
为迎接益生菌3.0时代的来临,提供国人面对各种亚健康困扰的解决方案,生合生物科技集团精心设计SynForU?系列功能性复合益生菌,利用全方位科学验证,甄选每一个菌株的合作小伙伴,从肠道出发,不断发挥益生菌对人体更深层以及更多元的健康益处,为各人类族群提供真正从头到脚360度的呵护。[详细]
11月10日,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华东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举办“国家青梗菜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暨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不结球白菜品种改良现场观摩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