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水稻
近日,湖南省农学会组织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对我院选育的低镉水稻新材料大面积示范进行现场评议。镉低积累水稻新品种示范项目由我院牵头,柏连阳教授主持,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承担。[详细]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发布了《关于发布2021年超级稻确认品种的通知》,根据《超级稻品种确认办法》,在各地推荐和专家评审的基础上,2021年全国共有5个品种(组合)确认为超级稻品种,粮作所育成的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南粳5718”和“南粳3908”占据其中两席,至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南粳系列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已有4个品种被农业农村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详细]
今年东北地区秋粮作物播期推迟,近期又出现阶段性低温,延迟了生育进程,进一步加大了后期遭遇早霜的风险。早霜是东北地区秋粮中后期影响产量的重要灾害,发生越早产量损失越大,一般轻灾可减产一成以上,重灾可减产五成甚至绝收。目前,水稻处于灌浆期,玉米处于乳熟期,大豆处于鼓粒期,是产量和品质形成关键期。针对当前气候特点和作物长势,以“抢积温、促早熟、控病虫、保增产”为重点,制定东北地区防早霜夺秋粮丰收技术意见。[详细]
近期,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资所热带粮食作物研究中心选育的热科182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详细]
针对当前气候特点和水稻生长情况,以“强田管、促早熟、防低温、控病虫”为重点,制定南方水稻防“寒露风”夺丰收技术意见。[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基于水稻土长期施肥定位试验,揭示了水稻土铁铝氧化物调控钾素转化的关键过程。该研究为深入理解铁铝氧化物调控水稻土钾素有效性提供了新的证据,对指导南方水稻土钾肥合理施用和培肥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土壤与耕作研究(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上。[详细]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苏以荣团队基于31年长期施肥定位试验,研究了有机物料(水稻秸秆和有机粪肥)替代部分化肥下水稻土中微生物残留物积累特征,并计算了化肥有机替代下土壤氮积累的增量来源。结果表明,有机物料替代显著增加了微生物生长速率,促使总微生物生物量增加,进而微生物残留物积累增加,这是化肥有机替代促进土壤氮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详细]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雷研究组发现生物钟组分OsELF4a (Oryza sativa EARLY FLOWERING 4a)与OsELF3-1(Oryza sativa EARLY FLOWERING 3-1)及OsLUX(Oryza sativa LUX ARRHYTHMO)在细胞核中互作组成转录抑制复合物OsEC1,并进一步解析了OsEC1协调水稻开花和耐盐性的分子机理。[详细]
该研究基于群体基因组学分析,系统描绘了杂交稻/不育系细胞器基因组图谱,整合细胞核与细胞质变异信息,对水稻不育系进行分类,精细描绘了不育系的多态性特征并讨论了不同类型不育系的育种轨迹和育种策略。该成果为水稻杂种优势的形成和利用提供了新见解,为未来的杂交稻设计育种,即为高效创制优良的杂交组合提供了重要的遗传资源。[详细]
8月17日,湖南省农学会组织省农业农村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湖南省微生物研究院等单位专家对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承担的《矿物质水稻降镉专用肥研制与示范》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以湘西矿物资源为原料研制的矿物质水稻降镉专用肥,成果创新性较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详细]
8月13日上午,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带领副院长余应弘、科技处处长彭选明,在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武、书记张德咏,副主任陈红怡、王伟平、袁定阳、李莉及赵炳然研究员陪同下,到长沙县春华镇镉低积累杂交稻制种基地考察。[详细]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姚善国研究组从NaN3诱变的水稻突变体库中,鉴定到一个籽粒和叶夹角同时增加的pow1 (put on weight 1) 突变体。[详细]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成才研究组、研究员张劲松/陈受宜研究组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童红宁研究组合作发现,控制籽粒大小的PPKL1是细胞分裂素信号新组分,PPKL1的D364位点通过引诱细胞分裂素磷酸转移蛋白AHP2上的磷酸基团,降低从AHP2向细胞分裂素响应因子RR21蛋白的磷酸中继效率,抑制水稻籽粒发育。[详细]
9月28日-29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邀请农业农村部科教司闫成副司长、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刘信副主任、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唐建初副厅长、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种业监测处宁明宇副处长、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品种区试处曾波副处长等领导来院调研和指导镉低积累水稻选育和试验示范工作。[详细]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快速、高通量克隆数量性状位点(QTL)基因的新方法——RapMap,发现了单位点遗传的本质判断标准,快速克隆了8个水稻种子大小QTL基因,并揭示了籼稻细长粒形是在水稻长期驯化和改良进程中定向选择的结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