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省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任务464批次,涉及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乳制品、茶叶及相关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糕点、饼干、糖果制品、特殊膳食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等。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和判定,其中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453批次、不合格样品11批次。[详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九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期公布抽检信息涉及乳制品、食用农产品、糕点、酒类、水果制品、食用油 7类产品,共73批次的产品,73次合格样品,0批次不合格样品。[详细]
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2年农业转基因生物监管工作方案的通知》(农办科﹝2022﹞5号)要求,结合河南省实际,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制定了《河南省2022年农业转基因生物监管工作实施方案》。[详细]
近期,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饮料、方便食品、罐头、糖果制品、茶叶及相关制品、酒类、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食糖、水产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豆制品、特殊膳食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等22类食品839批次样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和判定:抽样检验合格814批次、不合格25批次。[详细]
近期,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饮料、乳制品、方便食品、水果制品、餐饮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等6大类食品214批次样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关产品明示标准进行检验和判定,所检项目检出不合格样品7批次,检出微生物污染、兽药残留超标、重金属污染、质量指标不合格问题。[详细]
为强化屠宰环节风险物质监测,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2年生猪等畜禽屠宰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通知》(农办牧〔2022〕9号)要求,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制定了《2022年山西省生猪等畜禽屠宰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方案》。[详细]
为贯彻落实全市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统一部署要求,加强进口冷链食品进京查控工作,4月1日起,北京市将对进口冷链食品运输车辆实行26个进京卡口检查站统一查控,查控的范围包括:进口冷冻冷藏肉类、进口冷冻冷藏水产品和低温鲜活水产品、冷冻粮食制品、冷冻乳制品、冷冻蔬菜、冷冻水果、冷冻饮品、其他冷冻食品等,以及标称为国内产地的带鱼、平鱼、红虾、白虾、鳕鱼、巴沙鱼、鲽鱼等水产品。[详细]
按照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和要求,经起草、征求意见、专家评审和评审修改等环节,团体标准《鲜活水产品购销要求(报批稿)》现公示一个月。[详细]
市场监管总局近期组织实施的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涉及北京市企业。现将不合格食品风险控制情况通告如下。[详细]
近期,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完成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任务201批次,涉及食用农产品、酒类、豆制品等5类食品。其中合格样品192批次,不合格样品9批次。不合格项目主要是兽药残留、质量指标不达标、微生物污染。[详细]
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福建省“十四五”粮食安全和物资储备发展专项规划》。[详细]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开展的食品抽检中发现2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浙江省1家生产单位、2家经营单位。现将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情况通告如下。[详细]
为加快消费品工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深入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研究起草了《消费品工业数字“三品”行动方案(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详细]
近期,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完成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任务215批次,涉及食用农产品、饮料、冷冻饮品等4类食品。其中合格样品206批次,不合格样品9批次。不合格项目主要是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超标、微生物污染。[详细]
经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西兰政府关于升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的议定书》自2022年4月7日起正式实施。为正确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项下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海关总署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项下经修订的进出口货物原产地管理办法》,现予以公布,自2022年4月7日起执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