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农科院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沧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研究院(沧州)”,在沧州市高新区揭牌。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孙坦、沧州市常务副市长和春军出席共建仪式并签署合作备忘录。[详细]
当前正是小麦播种最佳时间和关键时期,黄淮海等小麦主产区晚播面积有可能扩大。入秋以来多次连阴雨过程给冬小麦播种造成一定困难。为科学指导“三秋”抢种抢收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按照农业农村部统一部署,决定派出专家分赴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五省,开展抢收抢种技术指导服务。12日,104位专家已全部到位。[详细]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土传病害生防研究团队联合中保集团研发了5亿孢子/克淡紫拟青霉颗粒剂,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并于近日获批生物农药登记,其推广应用将为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和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植保所科技成果转化增加了又一重要成果。[详细]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论文,首次发现气候变化可通过扩大害虫的越冬分布范围促进害虫抗药性的发展。而这会使农业生产遭受因气候变化带来的害虫分布范围扩大和农药抗性增强的双重打击,导致害虫防治强度增加,进而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小菜蛾是全球为害最严重的农业害虫之一,每年对十字花科作物造成的损失超过40亿美元。小菜蛾防治难,源于其抗药性强,据IRAC统计它至少能抵抗97种杀虫剂。[详细]
日前,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王汉中院士团队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创制出耐密植油菜新的株型种质,相关研究在线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详细]
9月18日,“齐鲁粮油”产研孵化中心花生新品种观摩会在山东金胜粮油集团生产基地金胜花生特色小镇举行,观摩会由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省农科院联合主办。[详细]
9月12日,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和湖北省农技推广总站联合在襄阳市襄州区召开了湖北省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现场观摩与产业发展研讨会,油料所选育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中花28经专家现场测产,折干果亩产达532公斤,比当地推广良种增产20%以上。[详细]
9月8日至9日,青海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莫重明赴海南州调研重大科技专项“青稞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实施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切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青稞产业科技创新的重大决策部署。海南州副州长李建民、州科技局及省农科院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详细]
8月28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梨树和桃树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以视频会议形式组织了课题绩效评价。会议由江苏省农科院主持,邀请9位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贵州大学宋宝安院士任专家组组长。果树所承担的 “华北桃树肥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课题参加此次绩效评价。[详细]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江苏省农科院获批资助49项,直接经费共计1550万元。[详细]
为进一步发挥青海绿色有机生态资源优势,强化现代种业自主创新,扎实践行“打好种业翻身仗”,8月16日,青海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莫重明调研省农科院马铃薯现代种业创新工作,厅农村处、省农科院负责同志陪同调研。[详细]
2021年9月18日,由宁夏大学主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宁夏农科院植保所、志辉源石酒庄、立兰酒庄等单位共同参与实施的宁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宁夏酿酒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通过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现场验收。[详细]
9月29日,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张古江一行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考察调研,双方就建立全面、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进行交流座谈。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张合成参加座谈,副院长孙坦和唐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月仙代表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详细]
9月23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与阿联酋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阿联酋农业科技合作研讨会”线上线下同步召开。[详细]
9月2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与三亚市人民政府签署“种业创新实验室”共建协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