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农科院
近日,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研究揭示 PpTST1 在桃果实有机酸积累中的作用机制。相关成果发表在《园艺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上。[详细]
日前,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王汉中院士团队发掘出新的绿色富硒食品——富硒油菜芽,并揭示了其作为一种新型功能蔬菜在珍稀营养素如硒、维生素E、特殊抗癌硫苷、镁、锌等上的富集特征,成功拓展了绿色富硒食品来源和油菜多功能利用新途径,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期刊食品(Foods)上。[详细]
4月2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大北农集团在京召开战略合作推进会,审议了《中国农科院与大北农集团战略合作协议实施方案》,听取了生猪科学中心选址实地考察工作进展汇报,围绕企业需求和下一步工作重点进行研讨。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现武,大北农集团常务副总裁、首席科学家易敢峰,大北农集团高级副总裁吴文出席会议。[详细]
2021中国农业展望大会4月20-2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举行了稻米展望专题报告会。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研究员李建平通过《中国稻米展望报告》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解读。[详细]
2月1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召开夺夏粮丰收专项行动行前动员部署会。根据农业农村部有关要求和院主要领导指示精神,全院启动开展夺夏粮专项行动,将组织200人左右的专家队伍下沉一线,开展小麦、油菜、花生田间管理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导服务等工作。副院长孙坦主持启动会。[详细]
2月21日,张家口市农科院院长张斌与桂林西麦食品集团董事长谢庆奎签署了燕麦定制育种协议,标志着张家口市农科院燕麦科技成果转化开启了定制育种新时代。[详细]
近日,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油料品质化学与加工利用创新团队成功创建了pH响应性纤维素营养递送卷轴,并揭示了递送卷轴在模拟胃肠液环境下的保护和控制释放机制,破解了营养因子递送靶向性差、生物利用率低等难题,为新型脂质资源的发掘与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纳米材料》上。[详细]
1月26日,湖北省农科院质标所主持起草的湖北省地方标准《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程序规范》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质标所汇报了《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程序规范》的立项背景、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详细]
1月30日,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与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冯家举一行在京举行座谈会,双方就进一步落实“科技兴蒙”行动,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共建,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力内蒙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绿色高质量发展等进行深入交流,达成广泛共识。内蒙古科技厅党组成员于潍、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现武出席座谈会,副院长孙坦主持座谈会。[详细]
近日,“农经观察”第27期会商会议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举办。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吴孔明, 院党组书记张合成出席会议并参与研讨。副院长梅旭荣主持会议。[详细]
1月1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在线签署《国际水稻研究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基因组学、种质改良和农艺学研究协议备忘录》。[详细]
1月25日,“优质高抗百合品种选育及高效繁育技术研究”湖南省种业创新项目启动会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湖南农科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召开。[详细]
1月1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在线签署《国际水稻研究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基因组学、种质改良和农艺学研究协议备忘录》。[详细]
1月1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2022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21年工作,深入分析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系统部署2022年重点任务。[详细]
近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调研,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张合成参加调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