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农作物

TAGS为农作物的查询结果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精准育种技术创新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高效、编辑范围更广的胞嘧啶和腺嘌呤双碱基编辑融合系统,利用该系统对水稻内源的OsEPSPS基因编码区进行近饱和突变,获得了高抗草甘膦的水稻新型基因资源。本研究为通过人工进化农作物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创制新型基因资源和新种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和有效工具。[详细]

  • 小麦赤霉病是威胁小麦安全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麦粒品质。小麦抽穗后如气温偏高,田间病穗将提早出现,若遇连续阴雨或大雾天气,极易造成病害流行。当前我省小麦正处于孕穗期,即将进入易感病的抽穗扬花期。据气象部门预报,7月我省降水接近常年,气温南部偏高,北部正常,气象条件对病害发生总体有利。为此,小麦种植区要密切关注当地天气预报,抓住预防最佳窗口期,指导农户及时采取科学预防措施,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发生为害。[详细]

  • 6月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特色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通过对谷子种质资源的基因组变异和群体结构分析,组装了谷子第一个高质量图基因组,系统阐明了谷子起源及驯化改良的过程,为“谷子起源于中国”的单起源假说提供了群体遗传学证据;对谷子及其野生种青狗尾草的1844份核心种质资源进行深入分析,发掘了1084个重要性状相关位点和基因,创制了谷子图基因组精准高效育种方法,为培育突破性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路径。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详细]

  •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委员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在河南郑州联合举办“生物多样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在行动”主题活动,面向青少年普及农作物种质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知识,面向社会公众宣传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成效,面向种业企事业单位和育种家展示推荐优异种质资源,旨在提升全民保护农业种质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和意识,全面推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详细]

  • 为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近日,农业农村部在各省推荐基础上遴选发布2022年十大农作物、畜禽、水产优异种质资源,旨在提升全民资源保护意识,引导科研单位、种业企业深入发掘资源潜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详细]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批准发放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等85家企业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详细]

  • 4月2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特色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利用多组学方法揭示了茉莉酸诱导的黄酮类物质代谢参与调控苦荞对立枯丝核菌抗性的分子机制,为荞麦抗病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重要基因资源。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上。[详细]

  • 外媒6月11日消息:截至2023年6月9日的一周,全球小麦价格互有涨跌。随着北半球小麦收获季节到来,小麦价格面临季节性收获压力。美国西部大平原降雨,有助于缓解当地旱情,美国农业部在供需报告中上调美国以及全球小麦产量预估,特别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小麦产量上调,也给小麦价格带来压力。不过俄乌冲突导致乌克兰农作物生产和出口面临不确定性,加上澳大利亚小麦产量可能剧减,对小麦价格构成潜在支持。[详细]

  • 据气象预测,2023年3—5月东北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土壤墒情整体向好。目前,东北地区尚有部分地块未完成秸秆离田或粉碎作业,局部低洼地块积雪严重,自3月中旬由南向北土壤逐步化冻。为做好2023年东北地区春耕期间主要农作物秸秆的科学还田和还田地块的科学管理,做好耕地保育,确保下茬作物稳产丰收,提出如下指导意见。[详细]

    披萨
    披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