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农作物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3年)》,重点推介10种农作物、241个优良品种。由青海省科技厅支持、省农林科学院自主培育的优良油菜品种青杂5号和青杂12号分别入选骨干型品种和成长型品种,是该目录收录的26个优良油菜品种中仅有的2个春油菜品种,也是全省所有作物中仅有的2个上榜品种。[详细]
根据黑龙江省气候中心最新气候预测和黑龙江省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长期发生趋势分析,为保障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健康稳定发展,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组织专家商讨形成食用菌备春耕生产建议。食用菌栽培品种多,本建议以栽培规模大、具有代表性的木腐食用菌品种黑木耳和草腐食用菌品种大球盖菇为为例提出具体建议,其他品种可参考执行。[详细]
为落实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精神及农业农村部2023年一号文件重点工作部署,切实做好2023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工作,为推进农业减灾防灾和稳粮扩油提供技术支撑,我中心组织制定了2023年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详细]
近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山东省2022年第二批农作物审定品种目录,其中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小麦遗传育种团队选育的济麦24、济麦25和济麦1803通过审定。[详细]
禾广丝苗等409个稻品种、豫单883等764个玉米品种、华新103等51个棉花品种、黑科68号等80个大豆品种,业经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定通过,现予公告。[详细]
近期,全国农技中心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对2023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分析会商。[详细]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扶持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发展的通知》,根据企业规模、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等关键指标,从全国3万余家种业企业中遴选了69家农作物、86家畜禽、121家水产种业企业机构,集中力量构建“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国家种业企业阵型,加快打造种业振兴骨干力量。[详细]
2023年1月10—11日,陕西省植保总站组织全省植保体系测报技术人员,会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省气象局相关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23年全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总体呈中等发生态势,发生面积12715万亩次,较上年增加23.1%。[详细]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印度Saraswati集团近日通过旗下Saraswati Agro Life Science,与全球农化公司高文(Gowan)合作,针对印度市场推出了一款新型杀虫剂SA-IMIDAN (50%亚胺硫磷)。亚胺硫磷是一类有机磷杀虫剂,可用于防治各类观赏植物和农作物(含苜蓿、水果和蔬菜)上的害虫。[详细]
番茄潜叶蛾是世界性入侵害虫,具有寄主作物多、适生区域广、繁殖能力强、危害损失重等特点,近年在我国呈快速扩展蔓延态势。为加强农作物病虫害分类管理,根据《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有关规定,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组织专家进行了审定,拟将番茄潜叶蛾纳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管理。[详细]
为构建完善的种业标准体系,有效提升种业标准化水平,受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委托,全国农作物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面向全国征集2024年农作物种子领域农业行业标准制修订立项建议。[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联合南京农业大学,基于免疫分析法,开发了可应用于高风险除草剂二氯喹啉酸和精喹禾灵的快速检测方法及产品,并成功应用于环境及农作物样本检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传感器(Biosensors-basel)》和《总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详细]
近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在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中科院1区Top/Q1,2022年影响因子5.57) 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控制花生株型的关键基因AhLBA1,将该基因精细定位在15号染色体136.65 kb的区间内,并确定了两个候选基因。[详细]
农作物病虫害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事关粮食安全。抗病蛋白作为最大的植物免疫受体家族可感知病原菌的存在,迅速启动免疫应答和抗病过程,是粮食稳产高产的重要保障。抗病蛋白如何激发免疫和抗病的分子机制研究是植物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此前研究揭示拟南芥ZAR1抗病小体形成可通透钙离子的离子通道,通过钙信号来激发植物免疫应答(DOI:10.1016/j.cell.2021.05.003)。然而,抗病小体在不同植物是否具有保守的共性机制尚不清楚。[详细]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种业振兴行动有关部署要求,发挥质量认证对提升种子质量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加快推动农作物种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决定开展农作物种子认证工作。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