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杂粮
小米是谷子(也称为粟)脱壳以后的产品,是我国居民消费量最大的杂粮。小米曾是我国北方居民的主粮,栽培、食用历史有8000年以上,《诗经》曾多次提及。在物质匮乏的抗日战争时期,小米也是作为重要口粮,以“小米加步枪”取得胜利。为帮助广大消费者科学认识和安全食用小米,特做如下消费提示。[详细]
黑龙江省自然条件优越,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污染少,粮食生产品质优良,适宜发展有机农业产业。截至2023年,我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9400万亩,2024年预计达到1亿亩。且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食品安全的要求不断提升,绿色有机市场日渐繁荣,我省水稻、玉米、大豆、杂粮等绿色有机认证及种植面积有扩大趋势。为保证绿色有机农业安全生产,现将本年度绿色有机生产条件分析及春耕技术指导总结如下。[详细]
土地盐碱化严重制约全球农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糜子作为起源于我国的古老农作物,有较强的耐盐碱胁迫的能力,目前关于糜子籽粒对碱胁迫的响应尚未见相关报道。近期,农学院特色杂粮科技创新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上在线发表题为“Widely targeted metabolomic analysis revealed the effects of alkaline stress on nonvolatile and volatile metabolites in[详细]
为了全面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我国将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对《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进行二次审议。食品伙伴网注意到草案二审稿在粮食的定义中增加了薯类,进一步明确杂粮的范围。目前,尽管我国现行标准法规对“粮食”和“杂粮”的定义已有规定,但是对于“薯类”的归类并不十分清晰,给企业也造成了不小的困惑。此次立法或将进一步明确。[详细]
“粗细搭配”、“五谷杂粮”这些词你一定听过,但如何识别粗杂粮、三餐巧搭配或许你还有疑惑。今天就带你细数宝藏食物——“全谷物”,了解了它,以上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详细]
以黄金勾为代表的菜豆品种是东北黑土区重要的杂粮与蔬菜,深受民众喜爱。目前,菜豆基因克隆和功能解析处于起步阶段。为快速克隆菜豆基因,科学家在前期制备了一个菜豆黄金勾品种大龙1号的突变体库。在该突变体库中,研究筛选得到一个雄性不育突变体ms-2(male sterility 2,图A)。为了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作物产量,雄性不育特性在较多作物中的研究较为深入。在菜豆中,虽已观察到雄性不育现象,但没有克隆相关的基因,特别是没有探究其相关的机理。[详细]
按照国家《关于2022—2023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推荐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吉林省拟推荐提名“玉米重大生物灾害早期预警及绿色精准防控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大豆优异基因资源挖掘、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等10项科学研究类项目和“吉林农业大学玉米和杂粮健康食品加工与应用创新团队”等2项优秀创新团队项目,共计12项申报项目的有关材料予以公示。[详细]
近期,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市生产领域的杂粮进行了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国家计量监督专项抽查。本次抽查了5批次产品,经检验,未发现不合格。[详细]
3月31日,山东省杂粮产业技术体系召开工作推进会,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体系岗位专家、试验站长及团队科技骨干20余人参会。会议由项目首席专家丁汉凤研究员主持。[详细]
谷子是我国主要杂粮作物,主产区包括东北春谷区、西北春谷区和华北夏谷区。随着气温回升,春谷区谷子陆续开始播种。由于全国大部地区3—4月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山西东北部等地偏高1—2℃,西北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可能引起春旱,给西北春谷区春播带来困难。为做好谷子生产管理技术指导,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制定了谷子生产技术意见。[详细]
4月1日,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良种工程)项目“优质高效特色杂粮新品种选育”启动会在济南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作物所副所长曹新有出席,各课题负责人、子课题负责人和科研骨干等共计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项目主持人、院作物所杂粮遗传育种与栽培团队负责人张华文主持。[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周美亮研究员团队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杂粮作物中心Mark A. Chapman教授应邀在《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上发表了综述性研究文章,系统概述了群体基因组学和泛基因组学方法在推动未充分利用和杂粮作物科学研究及保障未来人类食物和营养安全方面的应用前景。[详细]
近期,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市生产领域的杂粮进行了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国家计量监督专项抽查。本次抽查了5批次产品,经检验,0批次不合格。[详细]
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NASC)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IUA,CAAS)植物与人体健康机理创新团队联合成都大学农业农村部杂粮加工重点实验室等国内团队,在食品领域著名国际期刊《Antioxidants》上发表高水平研究性文章。本文采用低共熔溶剂法制备了12种茶叶的多糖,并详细阐述了其化学组成、结构特性和生物学特性。[详细]
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初次审议了《山西省小杂粮保护促进条例(草案)》。初审后,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机构对草案进行了修改,拟提交2022年7月份召开的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质量,现将修改后的草案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