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小麦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志勇团队和赵玉胜团队,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DOI:10.1111/pbi.13903)上,发表了研究论文,报道了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对小麦基因组中一个被转座子插入而沉默的抗病基因序列进行遗传操作,激活其在感病小麦品种中的表达,重新赋予其抗白粉病功能,为发掘利用小麦基因组中大量被沉默和从未被育种利用的优异基因,增加小麦遗传多样性提出了全新的思路。[详细]
2022年7月2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作物病虫害监测与治理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lant Physiology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通过蛋白组测序揭示了小麦响应条锈菌和白粉菌侵染的异同,进一步解析了谷胱甘肽硫转移酶TaGSTU6通过与含胱硫醚β合酶(CBS)结构域的蛋白TaCBSX3互作正向调控小麦对白粉病的抗性,但对条锈病没有作用的分子机制。[详细]
2023年9月12日,台湾食药署发布边境查验不合格食品名单,其中不合格产品为辣椒粉和小麦纤维砧板。[详细]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耕作制度与农田生态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Temporal complementarity be tween roots and mycorrhizal fungi drives wheat nitrogen use efficiency”在New Phytologist上在线发表。该成果揭示了氮高效小麦品种在花前依赖根系吸收氮素而花后依赖丛枝菌根真菌(AMF)促进花前吸收氮素转化形成籽粒产量的生育期互补机制。[详细]
外媒2月19日消息:2023年第7周,法国小麦现货价格下跌。[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粮食作物真菌病害创新团队在遗传学领域知名期刊《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发表题为“Identification and molecular mapping of YrBm for adult-plant resistance to stripe rust in Chinese wheat landrace Baimangmai”的研究论文,详细论述了在我国小麦地方品种“白芒麦”中发现并标记定位了一个成株抗条锈病新基因 YrBm[详细]
外媒2月19日消息:截至2023年2月17日的一周,全球小麦价格涨跌互现,其中美国小麦价格回落,主要因为美国中西部和大平原地区出现有利降水,美元汇率走强,美国小麦出口销售依然不振。但是俄乌冲突升级继续威胁到黑海谷物出口走廊运行前景,制约小麦市场的下跌空间。[详细]
7月7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焦雨铃研究组在Nature Plants上,发表了题为Improving bread wheat yield through modulating an unselected AP2/ERF gene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个全新的提升小穗数的新基因DUO-B1。[详细]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哈瓦那2月15日电 古巴外贸部副部长安娜·特西塔·冈萨雷斯·弗拉加(Ana Tersita Gonzalez Fraga)表示,俄罗斯向古巴捐赠了25000吨小麦,一艘满载谷物的船于2月15日抵达该国。[详细]
近日,科学技术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下达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项目绩效评价结论的通知,51个项目通过评价,7个项目评价等级为优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牵头承担、刘建军研究员主持的“黄淮冬麦区北片高产优质节水小麦新品种培育”项目为优秀等级,综合评分94.67分。[详细]
塔吉克斯坦霍瓦尔国家通讯社2月8日杜尚别报道,据塔反垄断局消息,2022年,塔小麦产量为90.56万吨,较上年增加4.58万吨,同比增长5.3%;小麦进口额3.291亿美元,进口量为99.55万吨,同比减少3.2%;小麦进口均价为331美元/吨,同比增长39美元。[详细]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扎实做好2023年小麦、早籼稻、油菜籽等夏季粮油收购(以下简称“夏粮收购”)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详细]
外媒2月7日消息:分析机构称,上周俄罗斯小麦出口价格继续下跌,因为小麦产量以及库存预计创纪录,有助于供应保持充足。[详细]
外媒2月5日消息:截至2023年2月3日的一周,全球小麦价格涨跌互现。支持小麦价格的因素包括,乌克兰和俄罗斯的下季小麦产量预计降低,俄乌冲突升级风险可能威胁黑海谷物出口走廊运行,美国冬小麦作物状况仍然令人担忧。不过俄罗斯小麦出口报价咄咄逼人,美国小麦出口销售疲软,制约小麦价格涨幅。[详细]
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培育的杂交小麦新品种“京麦189”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巴格阿瓦提乡喜迎大丰收,实现了盐碱地杂交小麦籽粒、麦草双高产。经专家组现场实收测产,亩产达690.8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30%以上。麦草产量、品质较其他品种均有较大提高,农民每亩增收400余元。巴格阿瓦提乡紧靠沙漠,土地含盐量为0.4%,为中度盐化土,杂交小麦“京麦189”在当地示范成功,彰显了杂交小麦快速提升中低产区粮食生产能力的巨大潜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