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小麦
当前,黄淮海区冬小麦已由南向北陆续收获,夏玉米播种即将全面展开。针对华北雨季开始时间偏早、雨量偏多的气候特点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面积推广的新形势,按照“精选良种、一播全苗、优化群体、防灾减灾”的技术路线,抓紧抓实夏种夏管,稳定提升优势产区玉米生产能力,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详细]
外媒1月3日消息:截至2022年12月30日的一周,全球小麦价格互有涨跌。全年小麦价格大多上涨,主要原因在于包括美国和阿根廷在内的全球主产国天气不利导致小麦产量前景变差;俄乌冲突爆发后黑海小麦出口受到扰乱,一度提振小麦价格创下14年来新高。但是随着乌克兰根据联合国斡旋的协议恢复出口,加上俄罗斯小麦产量创下一亿吨新高,出口商不断降价促销,引领全球小麦价格回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小麦丰产,也有助于缓解供应担忧。[详细]
外媒1月3日消息:俄罗斯联邦统计局(Rosstat)表示,根据初步数据,2022年俄罗斯小麦产量净重估计为1.0265亿吨。[详细]
麦玉和麦稻轮作是黄淮海地区的主要种植模式,“三夏”期间茬口紧、农机作业时间短,麦收后科学及时做好秸秆还田工作,抢抓农时搞好夏种夏管,对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秋粮生产基础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春季以来,麦区墒情整体适宜,气象部门预测,6-8月黄淮海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局部可能发生涝情。为做好“三夏”时节黄淮海地区的小麦秸秆科学还田和还田地块的科学管理,提出如下指导意见。[详细]
5月21日,山东省粮食和物质储备局与山东省农科院主办、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与山东鲁研农业良种有限公司承办的粮安天下 齐鲁担当“齐鲁粮油”+“鲁农科”小麦新品种云观摩会在济南举办。[详细]
近日,西南科技大学小麦研究所在小麦条锈病抗性育种中取得重要成果并在《Agronomy》(IF= 3.417,中科院分区农林科学二区)杂志中发表。[详细]
5月26-27日,经前期调查研讨、制定方案、协调通知、技术培训等系列充分准备,正式启动了2022年度齐河县“吨半粮”项目20万亩核心区小麦产量评估工作。[详细]
外媒12月25日消息:截至2022年12月23日的一周,全球小麦价格继续上涨,因为被称为炸弹气旋的极地风暴席卷美国大平原和中西部,威胁缺乏雪被覆盖的冬小麦作物。不过俄罗斯小麦供应庞大,出口价格更具竞争力,加上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小麦丰产,继续压美国小麦出口前景,也有助于降低全球食品通胀压力。[详细]
外媒12月25日消息:2022年第48周,法国小麦现货价格小幅上涨,这也是四周来首次上涨。极寒天气提振芝加哥小麦上涨,欧盟小麦产量和库存下调,有助于支持法国小麦价格走高。[详细]
《共和报》12月23日报道:本周四,印度对尼签发了50000小麦进口许可,该许可截至2023年3月31日。 此前,由于印禁止向尼出口小麦,尼市场上小麦价格上涨30%至40%。[详细]
5月26日,四川农业大学与四川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签署小麦新品种蜀麦1963转让协议。蜀麦1963是刘登才教授团队以人工合成小麦为亲本,系统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具有早熟和较大高产潜力。[详细]
据乌拉圭《观察家报》12月16日报道,乌牧农渔业部统计,今年油菜籽种植面积超过26.7万公顷,加上小麦和大麦等在内的冬季作物种植面积超过75万公顷,创历史纪录。[详细]
2022年5月26日,浙江大学陈云课题组在Nature Microbiology期刊在线发表题为“Fusarium fruiting body microbiome member Pantoea agglomerans inhibits fungal pathogenesis by targeting lipid rafts”的研究论文,分析了小麦赤霉病菌有性态子实体-子囊壳的附着微生态中种群结构特征,并从子囊壳微生态中筛选出一批高效生防细菌。[详细]
外媒12月26日消息:拉尼娜现象连续第三年出现,导致阿根廷主要的农业地区降水减少。严重干旱已经导致小麦产量预估下调,而眼下又威胁到大豆和玉米作物潜力。[详细]
欧盟委员会专家将 2022/23 年度欧盟软小麦进口预测较 11 月数字上调 100 万吨,达到 500 万吨,也比之前的结果多出 220 万吨季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