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小麦
6月24日上午,四川省生物育种重大科技专项“绿色高效小麦重大新品种培育”项目启动会在温江区召开。该项目由四川农业大学牵头实施,小麦研究所魏育明教授担任项目首席专家。[详细]
据孟加拉国《每日星报》1月22日报道,世界银行粮食安全最新消息称,1月17日前的一个月内,谷物出口价格保持相对稳定。[详细]
外媒1月29日消息:截至2023年1月27日的一周,全球小麦价格上涨,主要因为黑海小麦出口供应的不确定性促使小麦市场增添风险升水。[详细]
外媒1月29日消息:2023年第四周,法国小麦现货价格上涨,反映出对黑海小麦出口前景可能面临俄乌冲突升级扰乱的担忧。[详细]
根据俄罗斯SovEcon分析中心的材料,俄罗斯在2022-2023年农业年度(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的上半年已出口2270万吨小麦,整个农业年可供应4430万吨小麦。[详细]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世界人口增多、耕地面积减少以及气候变化,提升小麦产量是育种的重要目标。小麦穗主要由附着于穗轴两侧交替互生的小穗构成。小穗进一步分化成数目不定的小花,其中3-5朵小花能最终形成籽粒。因此,小麦穗型的发育与籽粒产量密切相关。挖掘小麦穗型发育的关键调控基因,解析其作用的分子网络,对于通过分子设计优化穗型,提高小麦产量潜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详细]
中麦578在黄淮麦区去年大面积晚播情况下仍然表现突出,各地喜获丰收。6月13日,河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专家,对河北金沙河种植合作社万亩片中麦578进行实打验收,平均亩产740公斤,较2021年的676公斤增产9.4%,还超过了大丰收之年2020年的737公斤,创造了优质强筋麦大面积高产记录。[详细]
《共和报》1月27日报道:尼泊尔面粉厂协会要求政府立即从印度采购50,000公吨小麦,同时要求进口小麦原材料而非面粉。[详细]
2022年6月11日,农学院马忠华团队与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高学文团队合作在《 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转录因子FgPacC介导小麦赤霉病菌适应寄主高铁环境的表观遗传新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病原菌寄主适应性的分子机制,并为赤霉病防控新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详细]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10月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在供应条件趋紧和对小麦和棕榈油等主粮商品需求强劲的带动下,九月份世界食品类商品价格出现上涨。[详细]
外媒1月15日消息:截至2023年1月13日的一周,全球小麦价格互有涨跌,其中美国小麦期货价格上涨,因为美国小麦期末库存下降,以及玉米和大豆上涨带来比价提振,美元大幅走低。不过美国2023年冬小麦播种面积将增至八年最高,全球小麦供应充足,继续对小麦价格构成压制。[详细]
近日,在院“11158”种业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等支持下,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自主培育的耐盐碱型杂交小麦品种京麦12、京麦188、京麦189等通过审定,这是我国首批通过国家审定的耐盐碱小麦新品种。京麦12系列杂交小麦品种在区域试验中表现出较强的耐盐、广适、丰产稳产特性,广泛适用于我国北方海浸盐渍麦区和南疆内陆盐渍麦区种植,充分挖掘杂交小麦在抗耐盐碱等抗逆杂种优势是快速提升中低产区小麦产能的有效途径。[详细]
俄国际文传电讯社12月28日报道,俄农业市场研究所(IKAR)初步数据显示,2022年俄出口小麦面粉87.5万吨,较上年(25.9万吨)同比增长逾两倍。[详细]
5月29日,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绵阳市宏仁镇石台村七社农户自主种植的100余亩小麦新品种“蜀麦133”进行了现场考察和实收测产。该社为典型丘陵旱地,“蜀麦133”由农户自主耕种生产,实行化肥、农药双减栽培。专家组随机选取三家农户的地块进行测产,实收面积3.305亩,折合13%标准含水量平均亩产608.3公斤,单个地块最高亩产达642.2公斤。[详细]
该研究发现生长抑制因子蛋白Fng3通过结合NuA3组蛋白乙酰化复合体以及Rpd3组蛋白去乙酰化复合体以实现H3乙酰化和H4去乙酰化间的动态平衡。研究结果为揭示丝状真菌不同组蛋白修饰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