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小麦
外媒12月26日消息:哈萨克斯坦贸易与一体化部的数据显示,2022年的头10个月,哈萨克斯坦小麦出口总额为14.89亿美元,同比增长39%。[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抗逆分子育种创新团队研究发现,GmTDN1基因可协同提高小麦的抗旱性和氮肥利用效率,为同时提高小麦抗旱节水和氮肥利用效率开辟了新途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详细]
据孟加拉国《商业标准》12月27日报道,孟已向印提出要求,希望印每年承诺向孟出售450万吨小麦、200万吨大米、70万吨洋葱、150万吨糖、12.5万吨生姜、3万吨扁豆和1万吨大蒜。[详细]
近日,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燕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植物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植物科学领域Top期刊)发表了“小麦基因TaAFP-B启动子中4bp的InDel对转基因水稻种子休眠的影响”(A 4 bp InDel in the Promoter of Wheat Gene TaAFP-B Affecting Seed Dormancy Confirmed in Transgenic Rice)的最新研究成果。[详细]
哈通社/阿斯塔纳/12月28日 -- 尽管今年政府出台了相关限制措施,哈萨克斯坦小麦、面粉出口额仍然大幅增长。[详细]
外媒12月17日消息: 2022年第48周,法国小麦现货价格继续下跌,这也是连续第三周下跌,反映出法国小麦产量前景乐观。[详细]
外媒12月27日消息:2022年加拿大小麦产量接近历史最高纪录,而阿根廷、美国以及欧盟等主产国的供应下降,和有助于加拿大在2023年初成为全球主要供应国。[详细]
当前,南方水稻产区“双抢”机械化生产已经顺利收官。农机化司按照部党组“一个品种一个品种、一个区域一个区域、一个季节一个季节、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好粮食生产的要求,在总结今年“三夏”小麦机收减损做法经验基础上,将早稻机收减损作为“双抢”机械化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组织动员和部署督促,广泛开展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活动,全方位提升水稻机收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详细]
2022年3月,植物免疫团队康振生/张新梅组在小麦与条锈菌互作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揭示了小麦感病基因负调控小麦抗条锈病的新机制。[详细]
据南非工程新闻网站12月21日报道,南非官方作物预估委员会(CEC)发布第五份冬小麦作物预测称,预计2022年南非小麦收成同比减少1.6%。[详细]
阿根廷《号角报》网站11月30日报道,近日,阿根廷大豆、玉米、小麦及向日葵四大作物协会对当前经济形势与阿产业政策进行质疑,并指出面对宏观经济不稳、通胀居高不下、汇差持续扩大、外汇储备不足、税收政策扭曲、缺少自贸协定等问题,阿政府未能出台有效措施予以应对。[详细]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天津口岸小麦进口65.7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55.7%;价值12.8亿元人民币,增长59.7%;平均价格为1948.3元/吨,增长2.6%。2月份天津口岸小麦进口平均价格突破2000元/吨,为近2年首次,价格2076.4元/吨,环比增长12.4%,同比增长7.9%。自2月份以来,今年上半年天津口岸小麦进口价格连续5个月同比上涨。[详细]
2022年4月,陕西科技大学天然食品高分子团队在食品领域一区Top期刊《Food Hydrocolloids》(影响因子9.146)发表题为“Influence of reconstituted gluten fractions on th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retrogradation of wheat starch”的研究论文。[详细]
该研究修正了禾谷镰刀菌参考基因组中的组装和序列错误,为禾谷镰刀菌建立了一套全面完整的全长转录本注释,这也是目前丝状真菌中报道的最为全面和完整的转录本注释。为便于国内外同行使用,课题组还专门搭建了一个禾谷镰刀菌基因组数据库网站。[详细]
2022年5月4日,浙江大学作物科学研究所张国平教授团队与湖南农业大学吴德志教授等合作在Plant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解析了小麦族盐生植物海大麦的参考基因组和耐盐机制,并构建了该物种的高效基因编辑体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