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水产
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傅洪拓研究员等申请的“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CATHEPSIN L GENE, DSRNA THEREOF,AND USE THEREOF”发明获美国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为US 11639502B2,这是中心首个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详细]
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湖库增殖渔业创新团队(长江水产研究所鱼类生物学与保护工程学科组)联合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玉溪市水产工作站、通海县水产工作站、云南亚美湖泊水质治理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制定的云南省玉溪市地方标准《玉溪市土著鱼类可见植入荧光标记操作技术标准》(DB 5304/T 071-2023)和《高原湖泊人工鱼巢增殖技术标准》(DB 5304/T 072-2023),由云南省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并将于2023年7月19日起实施。[详细]
为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近日,农业农村部在各省推荐基础上遴选发布2022年十大农作物、畜禽、水产优异种质资源,旨在提升全民资源保护意识,引导科研单位、种业企业深入发掘资源潜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详细]
韩联社首尔6月16日电 韩国海洋水产部次官(副部长)宋相根16日在有关日本福岛核电站污水排海的记者会上表示,即使福岛排海核污水的安全性在科学上得到证明,但只要福岛水产品的安全性未得到验证,禁止进口措施就无法解除。[详细]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罗非鱼等健康养殖技术创新团队在高效脱氮微生物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详细]
2023年4月27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组织有关专家在宁德对东海所大黄鱼育种工作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详细]
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谷阳光、巩秀玉、黄洪辉等发明的“一种降低水生态系统中沉积物重金属风险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 202210901296.9。该发明专利所用原材料来源于农业和林业废弃物,低碳环保、成本低,不仅可有效降低渔业水域等水生态系统中沉积物重金属风险,还能实现多方面废弃资源的综合再利用,且运用范围广。[详细]
近日,水科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渔农综合种养创新团队在除草剂草甘膦肝毒性机制方面研究取得新进展。[详细]
日前,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傅洪拓研究员领衔的水科院淡水虾蟹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在青虾卵巢发育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详细]
2023年4月16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杜浩研究员团队牵头完成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珍稀濒危水生动物种群特征解析及抢救性收集保护”阶段性成果“长江鲟天然水域繁殖试验”在四川江安通过专家鉴定。[详细]
日前,由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傅洪拓研究员领衔的水科院淡水虾蟹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在青虾低氧应激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详细]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渔业环境保护研究室在中华绒螯蟹质量安全形成环境机制方面取得研究进展。[详细]
最近一年,西班牙大型水产企业Grupo Profand成立厄瓜多尔子公司,通过收购当地养虾场,并与加工企业达成合作,正式进军南美白虾市场。[详细]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联合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水产研究所和四川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在长江上游天然水域四川江安夹江内,利用产卵巢诱导长江鲟自然繁殖试验中,监测到长江鲟自然产卵行为并孵化出苗,标志着此次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这也是杜浩研究员带领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珍稀鱼类保护创新团队在长江鲟保护工作方面取得的新突破。[详细]
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所渔业生态环境研究室黄晓丽等人完成的“养殖水净化的磁性水热炭的制备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受权,专利号ZL202111010631.8。[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