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污染物
2024年1月15日,立陶宛食品和兽医局发布植物性食品中植物毒素和其他污染物的残留物监测报告,2023年植物源性食品污染控制计划共检测了803个样本,不合格样本的比例约占测试样本总数的1.2%。[详细]
1月17日,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4年第2期通告,通报豆制品,水产制品,粮食加工品,蔬菜制品,饮料,酒类6大类6批次食品不合格,检出质量指标不达标、微生物污染、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污染物超标的问题。[详细]
1月16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4年第2期(总第446期)通告,通报餐饮食品、粮食加工品、食用农产品、速冻食品、调味品、饮料6大类食品12批次样品不合格,检出了农药残留超标、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质量指标不达标、微生物污染、其他污染物等问题。[详细]
2024年1月2日,奥地利卫生与食品安全局(AGES)发布2022年国家残留物控制计划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在计划检查的9483个动物源性食品样品中,有44个(0.5%)样品残留物和污染物超出限值或检出未经授权或禁止的残留物和污染物。[详细]
2023年12月21日,秘鲁国家农业卫生局(SENASA)于发布2022年生牛奶和奶酪中微生物污染物的检测报告。[详细]
芝麻具丰富营养价值,包括含有能保护细胞、调节代谢功能、减少血液中坏胆固醇的脂肪酸,亦含丰富蛋白质、矿物质、维他命及膳食纤维,有助护发、舒缓便秘、预防贫血及骨质疏松,亦有抗发炎、抗氧化、调节免疫反应等功用。市面上有不同种类及食用方法的芝麻产品,例如在烹调食物时可增加食材香气的芝麻油、用来增进食物口感的芝麻粉,以及较常用来涂抹面包的芝麻酱。消费者委员会测试35款市面上较常见的芝麻产品,发现在3款芝麻油及1款芝麻粉样本检出的塑化剂含量,高於食物安全中心的行动水平。[详细]
2023年9月29日,美国食品安全检验局(FSIS)发布《2024财年进口食品化学物质残留抽样分析计划数量》,相关化学物质残留包括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物。[详细]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水产品质量与标准研究室高磊等人开展了“水产品中典型污染物的检测技术”系统研究。[详细]
该研究对OPEs在北京设施农田中的富集开展分析,比较了不同覆膜条件下土壤中OPEs的组成及浓度分布差异,并分别对典型OPEs和新型OPEs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本研究为掌握OPEs在设施农田多介质中的迁移规律、潜在风险和科学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持。[详细]
据越南通讯社(Vietnam News)报道,因收到中国海关总署通报,在越南出口至中国的部分批次香蕉、芒果、菠萝蜜、榴莲和火龙果中检出污染物,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植物保护司已通知某些地区暂停执行相关种植区和包装设施代码所对应的出口植物检疫程序。[详细]
2023年11月13日,台湾卫福部食药署发布卫授食字第1121302346号公告,预告修正「食品中污染物质及毒素卫生标准」第六条及第三条附表一。[详细]
近期,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在甘肃省范围内开展了2023年国家转移地方食品安全抽检计划,共检出19批次不合格。发现的主要问题是食品添加剂超限量、超范围使用问题、微生物不合格、产品质量指标不合格、农兽药残留不合格、污染物超标、生物毒素不合格。[详细]
虽然高氯酸盐是普遍存在的污染物,但其在食品及生活饮用水中含量很低,公众没必要过于担忧。相关监测结果表明,除一些烟花爆竹工厂等特殊地区外,国内大部分地区的食品、饮用水中的高氯酸盐含量均处在安全限值内。[详细]
日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在国际知名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Environmental Pollution和Aquatic Toxicology上报道了水产品中新污染物安全评价研究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详细]
本次发布的7项理化检验方法标准包括2项制定标准、5项修订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营养成分、污染物、元素、理化指标和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添加剂等的检验方法,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0-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GB 9685-2016)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乳》(GB 19301-2010)等多项标准配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