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水稻

TAGS为水稻的查询结果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创新团队在基因组层面解析了我国黔东南香禾糯的遗传演化规律及基因组印记,阐明了侗族族源及迁徙路线,为研究人类文明和迁徙模式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并为未来高产和抗逆等水稻育种提供了有价值的基因组数据和资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上。[详细]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揭示了脱落酸与生长素协同调控水稻根系响应外界土壤硬度的分子机制,为培育适应不同土壤硬度作物新品种提供了新的分子途径和有价值的基因资源。[详细]

  • 126. 科学家解码东北水稻育种史-食品科技 2024-04-25

    2月9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储成才团队、李家洋院士团队,联合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卜庆云团队等,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发表了题为Genomic Decoding of Breeding History to Guide Breeding-by-Design in Rice的研究论文,构建了我国东北稻区经验育种史的分子诠释模型,归纳并验证了该地区不同时期水稻育种规律与未来趋势。[详细]

  • 127. 农药登记信息(2023年第30期)-权威发布 2024-04-25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登记管理办法》规定,经评审,批准南通金陵农化有限公司等472家企业申请的1363个农药产品登记延续。其中,1个含噻呋酰胺产品登记使用范围为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鉴于噻呋酰胺对水稻稻曲病病菌活性较差、防效不佳,仅保留在水稻纹枯病上的登记延续。颁发《农药登记证》,有效期延续5年。[详细]

  • 1月17日,四川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文明教授团队在植物学顶级期刊Nature Plants(N1级中科院大类TOP,IF=17.352)在线发表了题为“A natural allele of proteasome maturation factor improves rice resistance to multiple pathogen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报道了一个天然等位基因改良水稻对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多种病害的抗性,同时不影响水稻产量。[详细]

  • 1月2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创新团队研究发现了一个来自野生稻的新的基因位点,可以提高栽培稻粒长和粒重,揭示了新的水稻粒长调控途径,为水稻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基因资源。[详细]

  • 近日,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水稻育种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上在线发表论文。本研究不仅为水稻苗期在冷胁迫下转录重编程的动态变化提供了新的见解,还预测了冷相关候选基因,为进一步挖掘水稻耐冷基因和解析其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详细]

  • 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各省(区、市)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会商,结合水稻病虫基数、水稻栽培管理和品种布局、今冬明春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23年全国水稻病虫害将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11.6亿亩次。其中,虫害发生面积8.0亿亩次,病害发生面积3.6亿亩次;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水稻纹枯病偏重发生,稻瘟病、稻曲病中等发生,三化螟、水稻病毒病偏轻发生。[详细]

    披萨
    披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