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真菌
2023年11月16日,泰国卫生部食药局发布公告,拟修订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标准。[详细]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为满足市场需求,美国农业生物公司Certis Biologicals近日宣布将通过可靠的零售商和分销渠道向全美50个州的种植者推广SoilGard?(绿木霉菌)。Certis Biologicals的生物杀菌剂产品可广谱预防性控制或抑制许多真菌和细菌性植物病害。[详细]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耕作制度与农田生态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Temporal complementarity be tween roots and mycorrhizal fungi drives wheat nitrogen use efficiency”在New Phytologist上在线发表。该成果揭示了氮高效小麦品种在花前依赖根系吸收氮素而花后依赖丛枝菌根真菌(AMF)促进花前吸收氮素转化形成籽粒产量的生育期互补机制。[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粮食作物真菌病害创新团队在遗传学领域知名期刊《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发表题为“Identification and molecular mapping of YrBm for adult-plant resistance to stripe rust in Chinese wheat landrace Baimangmai”的研究论文,详细论述了在我国小麦地方品种“白芒麦”中发现并标记定位了一个成株抗条锈病新基因 YrBm[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草地虫鼠害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在《Journal of Fungi》在线发表论文。该论文对昆虫病原真菌金龟子绿僵菌CFEM家族基因做了系统的阐述。[详细]
近日,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汪崇文副教授开发出基于膜状SERS标签的高灵敏免疫层析检测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复杂食物样本及环境样本中的多种真菌毒素和致病菌,检测毒素的灵敏度达1 pg/mL,检测细菌的灵敏度达10 cells/mL,检测时间小于20分钟。相关研究内容发表在领域内著名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和《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详细]
近期,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取饼干、茶叶及相关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豆制品、调味品、方便食品、糕点、罐头、酒类、粮食加工品、肉制品、乳制品、食用农产品、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蔬菜制品、薯类和膨化食品、水果制品、糖果制品、饮料等19大类食品791批次样品,其中检出13批次不合格样品。主要是食品添加剂超限量使用、农药残留超标、质量指标不达标、质量指标与标签标示值不符、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污染、真菌毒素超标等问题。[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智能设计与合成创新团队和国外科研单位合作,全面总结了十余年来真菌非核糖体肽生物合成途径工程化改造的主要进展、瓶颈问题和发展方向。相关综述文章发表在《天然产物报告(Natural Product Reports)》。[详细]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加拿大卫生部有害生物管理监管机构(PMRA)近日拟批准销售和使用含原药级有效成分喹螨醚(Fenazaquin),以及含有上述成分的Magister SC除螨剂/杀真菌剂和Magus SC杀螨剂的登记,以控制各种作物和观赏植物上的螨虫、木虱、粉虱和白粉病。[详细]
2023年10月10日,加拿大卫生部发布PRD2023-08号咨询文件,有害生物管理局(PMRA)拟批准登记甲氧苯唳菌(Pyriofenone)及含该成分的杀真菌剂。[详细]
近日,由油茶国检中心承担的“两种脐橙病原真菌茶皂素复方杀菌剂的研究与开发”“《油茶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制定”两个项目科技项目顺利通过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组织的结题验收。[详细]
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消息,2023年9月12日,意大利兽医公共卫生部向WOAH报告称,意大利发生一起龙虾瘟疫真菌疫情。[详细]
近期,福建省病原真菌与真菌毒素重点实验室汪世华团队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Top期刊)发表题为The Regulatory Role of the Aspergillus flavus Core Retromer Complex in Aflatoxin Metabolism(囊泡逆向转运核心复合体在黄曲霉菌毒素合成调控作用)最新研究成果。[详细]
2023年8月30日,欧州食品安全局发布10.2903/j.efsa.2023.8231号文件,拟修订栽培真菌中米鲜胺(prochloraz)的最大残留限量由原3mg/kg修订为1.4mg/kg。[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经济作物真菌病害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联合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陈凤毛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BMC生物学(BMC Biology)》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大丽轮枝菌聚酮合酶基因介导菌丝型和菌核型分化而调控毒力功能的新机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