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水稻

TAGS为水稻的查询结果

  • 据全国农技中心预测分析,2024年我国水稻病虫害将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12.4亿亩次。二化螟总体偏重至大发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纹枯病总体偏重发生,稻瘟病、稻曲病总体中等发生,大螟、稻蓟马、三化螟、稻秆潜蝇、黏虫、稻叶蝉、稻瘿蚊、跗线螨、稻粉虱、白叶枯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细菌性基腐病、水稻线虫病等病虫在局部稻区发生。为做好2024年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水稻生产绿色安全,全国农技中心特制定本方案。[详细]

  • 3月8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童红宁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破译了国际关注近百年的水稻种质资源“复粒稻”形成的遗传基础,揭示了植物激素油菜素甾醇(BR)调控水稻穗粒数的机制,为培育高产水稻新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路径。研究成果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于《科学(Science)》。[详细]

  • 为落实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精神以及农业农村部2024年一号文件重点工作部署,切实做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工作,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制定2024年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供各地参考执行。[详细]

  • 黑龙江省自然条件优越,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污染少,粮食生产品质优良,适宜发展有机农业产业。截至2023年,我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9400万亩,2024年预计达到1亿亩。且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食品安全的要求不断提升,绿色有机市场日渐繁荣,我省水稻、玉米、大豆、杂粮等绿色有机认证及种植面积有扩大趋势。为保证绿色有机农业安全生产,现将本年度绿色有机生产条件分析及春耕技术指导总结如下。[详细]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团队研究发现了水稻平衡产量形成与耐盐性的新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详细]

  • 51. 研究发表高质量水稻泛着丝粒图谱-食品科技 2024-04-25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超级稻种质创新团队构建了目前群体规模最大的水稻泛着丝粒图谱,并发现了调控水稻分蘖的关键基因,该研究对水稻着丝粒区域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学报(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上。[详细]

  •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彭少兵教授团队联合多个国际科研机构,科学、全面、系统地评估了非洲大陆的水稻产量差,探究了通过缩小产量差并结合增加水稻收获面积,避免扩大非洲水稻进口量并提高区域水稻自给率的途径。相关研究成果于1月27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详细]

  • 2024年1月8日,华中农业大学赵毓教授课题组在国际植物学领域著名期刊The Plant Cell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ranscription factors WOX11 and LBD16 function with histone demethylase JMJ706 to control crown root development in rice”的研究论文,进一步揭示了WOX11-JMJ706-LBD16模块调控水稻冠根发育的反馈机制。[详细]

  • 稻曲病是水稻穗期的重大病害,其病原菌通过水稻外稃与内稃之间的缝隙进入小花,以花丝为主要侵染位点,最终形成表面包被厚垣孢子的球状病原体,即稻曲球。稻曲病不仅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而且产生稻曲毒素危害人畜健康。然而,水稻花器如何抵御稻曲病菌以及病原菌如何反制的内在机制不是十分清楚。[详细]

  •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品审委)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审定通过了1304个水稻、玉米、大豆、棉花新品种。此次审定公告新推出了一批优质绿色水稻、耐密宜机收玉米、高油高产大豆、优质短季棉品种,这些品种推广应用将有利于持续提升我国粮食大面积单产和品质水平。[详细]

    披萨
    披萨